老友記沉迷中國古代科技 1:1復原《天工開物》工具

撰文︰言寺

  立軸式風車、水連九磨這些名詞現代人覺得陌生,但在古代,它們是常見的勞作工具,被記錄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中。在重慶,75歲的湯家祿用50多年,按照《天工開物》1:1復原了近30件古科技工具,讓古代智慧重現眼前。

與《天工開物》相遇 開啟古代科技探索之旅

  1966年,湯家祿來到重慶某研究所工作。一次機緣巧合下,他看到山區農民通過木頭撞擊的方式榨取菜籽油,令他深感好奇。向農民細問,原來山區內還有很多不同的傳統農業生產工具,令他更有興趣一探究竟。

天工開物-復原古代科技01
20世紀80年代,湯家祿偶然得知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他不惜花「天價」複印。 (網上圖片)

  過去關於中國古科技研究的書籍極少,《天工開物》是當中其中一本最全面和詳盡的,於是湯家祿萌生了1:1復原書內工具的念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明和製造,所以我們有這個任務,要把這個傳承下去。」

  2004年,湯家祿帶着他的《天工開物》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他用了三年時間先後去過四川、陝西、貴州、江西、浙江等地,拜訪了不少研究古科技的專家。

  掌握了古科技的知識和圖紙後,湯家祿開始動手復原這些生產工具。雖然他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

湯家祿復原漢代的一牛八磨。(網上圖片)

  時至今日,湯家祿已經收集了200多張古科技圖紙。他還按照《天工開物》書中記載,1:1復原了漢代水連九磨、一牛八磨、舂車、水力糅茶機等20多件古科技工具。

  其中最令他自豪的就是漢代水力鼓風機——利用水力作原動力,推動鼓風吹火的冶鐵裝置。這種機械用的力量少而效能大,發明時間更比歐洲早了上千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鼓風機,令人不禁讚歎中國古人的智慧。

  為了這項復原工程,他還邀請了4位農民木工一起製作,他們農忙時則回家務農,農閒時就一起復原,30年來風雨不改。

天工開物-古代科技復原03
湯家祿復原的中國立軸式風車。(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用盡整副身家復原古代發明 傳承中國智慧

  有人不禁猜測:有這麼多資金拿來從事復原工程,湯家祿肯定是個有錢人。事實並非如此。

  湯家祿的經費源於自己的退休金和積蓄,買設備和材料的費用、農民木工的人工等等,大概就投入了40多萬元,除了自己的積蓄外,他還因此欠下債務。不少人表示不解,但他認為非常值得:「我自己花那點錢,我認為不是錢,因為我得到的東西遠超於它,我們可以向下一代傳播中國文化的發展史。」

天工開物-復原古代科技04
湯家祿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夠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 (網上圖片)

  除了研究和復原的工作,湯家祿還熱衷利用教育向大眾推廣古代科技。每到周末,不少親子團、遊客會到湯家祿的「古科技研發中心」,參與他「古科技大講堂」的講課。學生除了聽課,還可以親眼見識成品,動手製作模型。最忙的時候,「古科技研發中心」一天要接待1,200多名學生,湯家祿一天要講八九堂課。  

  湯家祿50年來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成立「古科技博物館」和生產古科技的基地,將農業生產工藝、紡織、風力、冶金、土陶、古代交通工具、古兵器都復原出來,展示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

  好消息是,湯家祿多年來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在國家的支持下,他很快就要啟程去北京準備建設生產基地,把幾千年燦爛的文化一點點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玩物不喪志 當手工木偶遇見中國文化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1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1979年4月4日
廣九直通火車

廣九直通火車恢復通車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古時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不少,其中這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寫清明節時遊人的景象,怎樣理解呢這句詩呢?

  這兩句出自宋代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古代認為,從小寒至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後不久就到清明了。清明節,遊人為了尋找春意,大多出城踏青。

  這兩句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遊人遊春熱鬧的場面,充滿歡愉熱鬧的氣氛。

  這首詩還有兩句,就是「日暮笙歌收拾去...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