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一字之師:懂一字可成「師」?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一字之師」的意思是某些詩文經改動一字後,變得更精簡完美,或用以稱許別人學識修養的豐富,那麼在這個成語在起源時,這一字是哪個字呢? 

  原來這成語的由來與唐代詩僧齊己及詩人鄭谷有關,據《五代史補》記載,僧人齊己喜歡作詩,而且寫詩態度嚴謹,詩寫成後,還會仔細琢磨、反復推敲,並虛心向別人請教。某年冬天,齊己在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便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五言詩《早梅》,頌揚寒冬裏早開的梅花。

  後來他去向著名詩人鄭谷請教,鄭谷反覆讀了幾遍《早梅》中「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這兩句後,便對齊己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鄭谷認為若數枝梅花齊開,便不算是早梅,提議將「昨夜數枝開」改為「昨夜一枝開」,一枝梅花初綻更能表現報春梅花的「早」意。

  齊己非常佩服鄭谷改「數」為「一」的意見,深深地向鄭谷表示謝意。後來人們傳誦此事,並稱鄭谷為「一字之師」,而「一字之師」也成為一個經典的中國文化成語,流傳至今。

 

相關標籤

光棍

  「光棍」這用語,對香港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人人都知道就是「單身一族」的意思。原來這個詞彙早在元朝已有,最初泛指流氓、無賴,甚麼呢?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這諺語中的「光棍佬」,便是騙子的意思。古時民間一直稱無賴、流氓一類人物為「光棍」。在《元曲選·殺狗勸夫》楔子中有:「卻信着這兩個光棍,搬壞了俺一家兒也。」明清兩代,「光棍」成為官方對流氓的通稱,《大清律》中則有「光棍例」,用來處置流氓罪。

  「光棍」代指單身的用法,最早也...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趣談中國文化|「一竅不通」原是「七竅不通」?

2022-03-09

趣談中國文化|「一板一眼」源自傳統戲曲?

2022-03-02

趣談中國文化|「分一杯羹」竟指人肉湯羹?

2022-02-16

趣談中國文化|「一毛不拔」源自百家爭鳴

2022-02-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