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寺、廟、祠、觀、庵的作用大不同?

編輯︰流螢

  中國古代建築種類繁多,除了亭台樓閣,寺、廟、祠、觀、庵等建築也十分常見,究竟這些地方的作用是甚麽?又有甚麽分別?

  寺,原本指的是皇帝的行政機構,最早於北齊開始設立,直至清朝,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理寺」,便是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的官署。

白馬寺
位於河南洛陽市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圖片來源:Getty)

  隋唐以後,以「寺」命名的官署數量愈來愈少,而「寺」一字在梵語中也有僧侶居所的意思,朝代更迭,逐漸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佛教建築專用詞。

  廟,一般指的是古代供奉及祭祀祖先的地方。《禮記》中曾提到,廟的規模有着嚴格的等級限制,凡有官爵的家族,都可按制度興建「家廟」,而「太廟」指的就是皇帝的祖廟。

  漢代以後,廟逐漸成為祭祀鬼神和敕封、追諫文人武士的場所,如觀音廟、孔子廟、岳飛廟等。

重慶關岳廟
重慶關岳廟,始建於明朝,是典型的南北朝宮殿建築。廟内大大小小的殿堂共有36間,當中有三重大殿,總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祠,和廟的功能有些相似,是為了紀念祖先和偉人而修建的處所,俗稱「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

  觀,在古代的作用是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台」,與道教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後來「觀」也成為了道教建築的統稱。

  庵,是古代的一種圓頂草屋,也指文人的書齋,像是有老學庵、影梅庵等。自漢代起,陸續出現了一些專供尼姑居住的庵堂,因此「庵」後來也泛指佛徒尼姑的住所。

  延伸閲讀:中國文化通識|佛教四大名山在哪裏?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中國文化通識|古文獻「四大發現」是?

趣談中國文化;九州四海

趣談中國文化|「四海九州」指哪「四海」哪「九州」?

中國文化通識|龍生九子是哪九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