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寺、廟、祠、觀、庵的作用大不同?

編輯︰流螢

  中國古代建築種類繁多,除了亭台樓閣,寺、廟、祠、觀、庵等建築也十分常見,究竟這些地方的作用是甚麽?又有甚麽分別?

  寺,原本指的是皇帝的行政機構,最早於北齊開始設立,直至清朝,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理寺」,便是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的官署。

白馬寺
位於河南洛陽市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圖片來源:Getty)

  隋唐以後,以「寺」命名的官署數量愈來愈少,而「寺」一字在梵語中也有僧侶居所的意思,朝代更迭,逐漸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佛教建築專用詞。

  廟,一般指的是古代供奉及祭祀祖先的地方。《禮記》中曾提到,廟的規模有着嚴格的等級限制,凡有官爵的家族,都可按制度興建「家廟」,而「太廟」指的就是皇帝的祖廟。

  漢代以後,廟逐漸成為祭祀鬼神和敕封、追諫文人武士的場所,如觀音廟、孔子廟、岳飛廟等。

重慶關岳廟
重慶關岳廟,始建於明朝,是典型的南北朝宮殿建築。廟内大大小小的殿堂共有36間,當中有三重大殿,總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祠,和廟的功能有些相似,是為了紀念祖先和偉人而修建的處所,俗稱「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

  觀,在古代的作用是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台」,與道教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後來「觀」也成為了道教建築的統稱。

  庵,是古代的一種圓頂草屋,也指文人的書齋,像是有老學庵、影梅庵等。自漢代起,陸續出現了一些專供尼姑居住的庵堂,因此「庵」後來也泛指佛徒尼姑的住所。

  延伸閲讀:中國文化通識|佛教四大名山在哪裏?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有甚麼是借春雨而寄情的悽美詩句呢?這裏便有名句:「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它出自誰人之作,又指甚麼呢?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春雨》,全詩如下: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別離的寥落與思念的真摯。當中「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2024-03-18

中國文化通識|古文獻「四大發現」是?

2024-02-24
趣談中國文化;九州四海

趣談中國文化|「四海九州」指哪「四海」哪「九州」?

2024-02-16

中國文化通識|龍生九子是哪九個?

2024-02-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