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清明節日期每年不同?

編輯︰聞華

      中國民間有「四五清明」之說,但原來清明節日期並非固定日子,可能在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變化,究竟是甚麼緣故呢?

      清明不僅是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

      節氣是古人通過觀察太陽運動規律而進行劃分的,以春分為零點,將黃道劃分為二十四等分,太陽每運行15°為一個節氣,因此每年節氣的日期可能略有出入。

      清明節氣,在春分後的第15日,通常就在陽曆4月4日至6日中的一天;至於具體在哪天,是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計算和對外發布。

      以21世紀而言,大多數清明日期是4月4日,其次為5日。如2022年、2023年的清明節就在4月5日,2024年清明節則在4月4日。

相關標籤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古人在清明節掃墓,是怎樣的情景?

  宋代高翥《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將清明節掃墓的場景形象地展示出來。

  首兩句「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描繪了清明時節的典型場景。詩人站在遠處,看到南北山頭的墓地密布,人們紛紛前來祭掃,場面繁忙而莊重。一個「紛然」寫出了祭掃人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趣談中國文化-孔雀有十個名字?

趣談中國文化|孔雀竟然有十種叫法?

2024-05-20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燙樣

中國文化通識|甚麽是燙樣?

2024-03-19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

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2024-03-1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