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11
最後,有必要指出的是,這同樣也適用於包括一些中國作者在內的其他提出類似論點的作者,沃爾夫(Martin Wolf,編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佩蒂斯(Michael·Pettis,編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和類似的觀點在統計上必然是不系統的──因為如果將其系統化,他們的分析將立即暴露出缺乏現實性。他們的說法有一種奇怪的「沉默」──某個要素在他們的計算中從未提及,但沒有這個要素就無法計算GDP增長。
羅思義:欠缺關鍵數據 如何準確預測GDP增長?
如上文所述,GDP增長由兩個要素決定──固定投資佔GDP比重乘以經濟體的ICOR。但是,儘管佩蒂斯和沃爾夫給出了他們呼籲中國採用的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的數字,但他們沒有給出他們預測的ICOR的數字。
通過研究這些數字,可以清楚地瞭解為甚麼沃爾夫和佩蒂斯沒有給出第二個要素,儘管這是計算他們預測GDP增長所必需的。因為計算結果和點明這一點將揭示他們提出的政策將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這與沃爾夫和佩蒂斯提出的他們的建議將可持續地加快或至少維持中國當前經濟增速的情況正好相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決定經濟增長率的基本算術決定的。由於GDP增長率等於ICOR乘以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那麼如果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降低,那麼GDP增長率必然會下降,除非提高ICOR才可以彌補這一點。因此,確切地說,中國的ICOR是8.1。如果中國的ICOR保持在8.1,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降至35%,那麼中國的GDP年增長率將降至4.3%。如果中國的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降至30%,中國的GDP年增長率將降至3.7%。在這兩種情況下,中國都無法到2035年實現GDP總量和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標。
延伸閱讀:羅思義:穆迪指中國「未富先老」致經濟放緩 說得通嗎?

羅思義:選擇性「沉默」 隱藏不可信的邏輯
只有中國的ICOR下降,中國經濟增速急劇放緩的情況才能避免。確切地說,要保持5.2%的GDP年增長率不變,如果中國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為35%,中國的ICOR將不得不從8.1降至6.7。如果中國的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為30%,其ICOR將不得不從8.1降至5.8。但正如國際比較表明的那樣,這樣的數字根本不現實。
中國的投資在促進GDP增長方面的效率,已經高於包括所有G7國家在內的世界前20大經濟體中的19個經濟體。如果中國的ICOR必須變為6.7,其投資在促進GDP增長方面的效率將比美國高33%,比英國高78%。如果中國的ICOR不得不變為5.8,其投資在促進GDP增長方面的效率應比美國高40%,比英國高81%。在中國的投資在促進GDP增長方面的效率已經比美國高出20%,比英國高出74%時,關於中國投資效率低下的說法還值得相信嗎?
這就是為甚麼沃爾夫和佩蒂斯,以及所有呼籲中國通過大幅提高消費佔GDP比重來大幅降低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的人,不得不對他們的ICOR數字保持沉默的原因,因為公佈這一數字會表明他們的說法不可信。這也是為甚麼他們不得不炮製假新聞,聲稱中國的投資在促進GDP增長方面的效率低下──因為如果真如此,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的下降可能會被較低的ICOR所彌補,以保持不變或加速的增長率。但任何國際比較都會表明,這種說法完全不可信。因此,沃爾夫和佩蒂斯的建議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甚至維持下去,而將導致中國經濟增速急劇放緩。
延伸閱讀:羅思義:為何說穆迪IMF預測不準確 淪為假新聞?這些數據說明一切

羅思義:預測中國經濟增速 需認真對待以下問題
如果沃爾夫和佩蒂斯以及其他提出類似論點的人想得到重視,他們就應提供他們對中國ICOR的預測數字以及固定投資佔GDP比重。但他們並未如此做,這表明:
(1)要麼是考慮到國際比較,他們給出的數字不符合現實;
(2)要麼是他們的提議實際上會讓中國經濟增速永久性大幅放緩。
同樣,對於那些主張大幅提高消費佔GDP比重,從而相應減少投資佔GDP比重的中國人來說,他們不應該發表含糊的、不嚴謹的經濟觀點,而應該回答3個確切的問題:
(1)他們主張的固定投資佔GDP比重應是多少?
(2)他們預測的ICOR是多少?
(3)因此,他們預測的GDP增長率是多少?
那些不回答這些問題的人都難稱得上嚴謹,他們只是沉溺於「嘴皮功夫」──用一種完全不靠譜的方式為經濟政策建言──要麼是沒有弄清楚自己所主張的政策的確切含義,要麼是出於某種原因隱瞞了這些政策可能會帶來的後果。
總之,上述事實和經濟關係清楚地表明,中國大幅提高消費佔GDP比重,從而大幅降低固定投資佔GDP比重的建議會產生甚麼後果。如果中國固定投資佔GDP比重降低到所有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水平,或者降低到其他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的水平,中國GDP增速當然也會放緩至其他中等收入經濟體水平。但在這種「經濟自殺」的情況下,中國將無法躋身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將完全陷入馬丁·沃爾夫所說的處境:「中國GDP增速放緩至美國水平,從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八之七)
(轉載自觀察者網,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