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太空人宋令東 從收廢品 到飛向天際

編輯︰許可

  神舟十九號任務太空人宋令東出身農村,他小時候幫爸爸收過廢品,幫媽媽賣過涼皮,這些經歷沒令他自卑,更讓他堅韌不拔,終於憑着努力改寫命運,飛向天際。宋令東有甚麼故事?

「90後」宋令東出身山東農家

宋令東憑著堅毅好努力走上飛天路。圖為剛成為空軍飛行員的宋令東,當時他還略有青澀。(網上圖片)
宋令東憑堅毅和努力走上飛天路。圖為剛成為空軍飛行員的宋令東,當時他還略有青澀。(網上圖片)

  1990年8月,宋令東出生在山東菏澤,父母是普通農民。

  為了種植的棉花能長得好,父親每天凌晨4、5點就下田工作;母親為增加家庭收入,讓子女生活好一點,從宋令東一歲多開始,便長年在縣城賣涼皮,只有除夕才回家,所以除夕也是宋令東和姊姊最期待的一天。

  一個除夕,年幼的宋令東和姊姊像往常早早到村口,等候爸爸騎自行車接媽媽回家,但一路等到入黑,父母還未歸來。這時天下起了大雪,宋令東雙腿凍得麻木。

  終於,兩個「雪人」出現,父親扛着自行吃力地走着,母親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後面。原來他們的自行車在半途壞了,耽擱了時間。

宋令東從父母身上學會笑對人生

父母的生活態度,對宋令東有很大影響。圖為宋令東父母觀看神舟十九號發射的電視直播。
父母的生活態度,對宋令東有很大影響。圖為宋令東父母觀看神舟十九號發射的電視直播。(網上圖片)

  很多年過去,雪中歸途的畫面仍常常重現在宋令東的夢境。正是那一刻,宋令東更加嚐到生活的艱辛,也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儘管生活很苦,但他們從不在我們姊弟面前抱怨,反而用實際行動教我們學會了如何笑對人生。」他說。

  提到成長往事,宋令東又會記得初中畢業那暑假,他隨父親在城裏收廢品,小城大街小巷曾留下父子倆騎著自行車,為生活而奔忙的身影。

  他說,那時最快樂的記憶,莫過於在天橋上休息時,望向遠處,有一座摩天輪伸向天際,緩緩轉動。

宋令東:艱苦的生活是鍛鍊

宋令東是中國第三批太空人,也是中國首批「90後」太空人。圖為宋令東進行出艙訓練。
宋令東是中國第三批太空人,也是中國首批「90後」太空人。圖為宋令東進行出艙訓練。(網上圖片)

  除了幫爸爸收廢品,幫媽媽賣涼皮也是成長中的宋令東生活的一部份。當然,艱苦的生活對宋令東來說是鍛鍊,令他更努力、更堅毅。

  宋令東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時空軍到學校招收飛行員,他報了名,並通過了層層選拔。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轉捩點。

  宋令東是甚麼時候開始有飛行夢想?

  宋媽媽憶述:「有一次,一個同學給令東說自己坐了一次飛機,令東就跟我們講,他以後不要坐飛機,要開飛機。」這應該是宋令東第一次提到要當飛行員。

宋令東兩年完成八大類訓練

看到楊利偉一飛沖天,宋令東也希望自己能飛得更高。圖為宋令東進行飛船程序操作訓練。
看到楊利偉一飛沖天,宋令東也希望自己能飛得更高。圖為宋令東進行飛船程序操作訓練。(網上圖片)

  此後宋令東以優秀成績從空軍航空大學畢業,成為第三代戰機飛行員,守衛祖國的一方藍天;他還是所駐守的航空兵某旅中,首位「90後」三代戰機飛行員。

  宋令東還希望飛得更高,當中國選拔第三批太空人時,他馬上報名了,並成功入選。

  「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出征時,宋令東只有13歲,從那天開始,他就幻想着要飛得更高。

  宋令東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航天基礎理論、航天專業技術、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等八大類上百個訓練科目,成績突出。

  延伸閱讀:中國唯一女航天飛行工程師 神舟十九號太空人王浩澤

宋令東:一切得益於祖國強大

宋令東(左)搭檔蔡旭哲(中)、王浩澤(右)出征,將駐守「天宮」半年。圖為三人進行植物培養訓練。(網上圖片)
宋令東(左)搭檔蔡旭哲(中)、王浩澤(右)出征,將駐守「天宮」半年。圖為三人進行植物培養訓練。(網上圖片)

  為了磨煉心性,宋令東又特意學習釣魚。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耐心等待和靜心觀察,而心理上的蛻變,讓他更加從容和淡定。

  2023年,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入選神舟十九號乘組。2024年10月30日,他們乘神舟十九號飛向「天宮」。

  作為首批90後太空人,能夠為國出征,宋令東覺得榮幸與自豪,「但我也深知,這一切得益於祖國的強大,得益於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更得益於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他決心跑好「飛天」接力棒,將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搭載宋令東、蔡旭哲和王浩澤的神舟十九號飛船,2024年10月30日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
搭載宋令東、蔡旭哲和王浩澤的神舟十九號飛船,2024年10月30日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網上圖片)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2024-09-1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