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編輯︰許可

  中國西陲帕米爾高原上,塔吉克族的巴依卡一家三代是不穿軍裝的「編外哨兵」,接力義務守護國家邊境線逾70年,他們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2024年國慶前,巴依卡獲授予「人民勇士」國家榮譽稱號。

成立邊防連 巴依卡父親自告奮勇做嚮導

巴依卡的父親凱力迪別克是第一代護邊員,圖為凱力迪別克(左)與邊防戰士一起的照片。(網上圖片)

  巴依卡(全名是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的故事,要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說起。

  那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解放軍陸續進駐。同年12月,新疆最西部塔什庫爾干的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

  紅其拉甫地處帕米爾高原,接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當為是蘇聯),是中國邊防戰略重地,但當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且地勢險峻,很多巡邏路線只能靠氂牛引路,往返一次動要輒兩、三個月,途中還經常會遇到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若無嚮導,官兵寸步難行。

  得悉解放軍邊防連有困難,巴依卡的父親凱力迪別克(全名是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為連隊義務做嚮導,為守衛國家的邊境線出力;這義務工作後來被稱為護邊員。

  延伸閱讀:中國地理小知識|中國有多大?面積接近整個歐洲!

對邊境線瞭如指掌 巴依卡是「活地圖」

巴依卡生活的提孜那甫村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一千多名居民皆為塔吉克族。(網上圖片)

  凱力迪別克是塔吉克族牧民,世居於塔什庫爾干的提孜那甫村,熟悉紅其拉甫一帶山川地貎,正是嚮導最佳人選。此後23年間,他引領巡邏官兵,走遍了附近邊防線。

  1972年,凱力迪別克把兒子巴依卡叫到跟前說:「孩子,我老了,走不動了,今後你就替爸爸給解放軍帶路吧。」

  第二年開始,巴依卡便子承父業,接力為邊防連做義務嚮導,成為「不穿軍裝的編外哨兵」,這一做又是30多年,邊防官兵換了一代又一代,巴依卡卻始終堅守。

  巴依卡對境線上的一切同樣瞭如指掌,哪裏有溝溝坎坎,沒人比這「活地圖」更清楚了,官兵的巡邏離不開他的幫助。

巡邏路上多次遇險 巴依卡勇救邊防戰士

巴依卡一家三代協助解放軍邊防連巡邏超過70年。圖為紅其拉甫的邊防部隊。(網上圖片)

  當然,跋涉在高原邊境線上是充滿危險的,30多年間巴依卡遇到的急難險情不勝枚舉。

  有一次,巡邏路上一條河流河水暴漲,巴依卡和5名邊防戰士騎着氂牛經過,走在最前面的他被大浪沖向石頭,致腿部骨折;一名邊防戰士也被沖入河水中,巴依卡不顧傷痛跳入水中,硬是把戰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又有一次,暴風雪淹沒了巡邏隊前進道路,巴依卡和戰士一起將四散奔逃的氂牦牛收攏到背風處藏好,期間他的腿在零下30度的寒風中凍傷,卻仍堅持完成任務。

  15天後,巴依卡拖着幾乎殘疾的腿回到連隊,軍醫用刀子割開拳頭般大的膿包,才保住了一條腿.....

  延伸閱讀:「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巴依卡完成任務回家 妻子卻已難產離世

紅其拉甫邊境巡邏路線艱險,但巴依卡從不退卻。(網上圖片)

  巴依卡還犧牲了親情。父母去世時,他都在巡邏路上。妻子難產,巴依卡也是在巡邏路上,當他完成任務回到家,妻子已永遠離開。

  巴依卡家裏先後有10頭氂牛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氂牛摔傷失去了勞動能力,可他從來不要任何補償。

  巴依卡說:「巡邏是國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責任。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2004年,巴依卡完成心臟搭橋手術後,難以再做義務嚮導,他決定讓下一代接力守護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重擔交給了兒子拉齊尼(全名是拉齊尼•巴依卡)。

巴依卡兒子接力護邊  為救落水兒童犧牲

巴依卡的兒子拉齊尼接力成為第三代護邊員,圖為2010年他在巡邏路上冒着風雪吃午餐。(網上圖片)

  拉齊尼剛從武警部隊退伍,他深明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也非常願意為守護國家邊境線出力。 

  巴依卡在他最後一次巡邏時帶上了拉齊尼,一路上,他拿着自己繪製的「巡邏地圖」,像當年父親教他一樣,給兒子講解每條巡邏路的情況,哪裏有險段、哪裏有宿營點、如何防禦野獸.....

  此後十多年,拉齊尼接力成為最出色的邊防連嚮導和護邊員,他和父親、祖父一樣踏遍紅其拉甫邊境線,和邊防戰士一起,忠誠守護着每一寸國土;他被稱為「塔吉克的雄鷹」。

  令人痛心的是,2021年1月,拉齊尼到數百公里外的新疆西部城市喀什參加培訓,期間為了拯救跌入冰湖的小童,英勇犧牲,年僅41歲。

  延伸閱讀:中國地理小知識|中國14個陸地鄰國 世界最多 其中一個最意外 兩個似是而非

巴依卡獲授「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

巴依卡在家裏為兒子設置紀念館,圖為他撫摸兒子拉齊尼生前的照片。(網上圖片)

  這個塔吉克族家庭的守邊護邊故事,會因為拉齊尼的犧牲而結束嗎?不,故事定必書寫下去。

  失去兒子的巴依卡老人心如刀絞,他決定在家裏為兒子設置了紀念館,向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講述護邊員故事和愛國思想。

  他更惦念着中國的邊境線,希望子孫能繼續為國家出力。「兒子(拉齊尼)生前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去當兵,去保家衛國。我的責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孫子孫女,把我們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巴依卡說。

  2024年國慶75周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15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其中72歲的巴依卡獲授「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

2024年9月,巴依卡在移民管理警察陪同下,再次踏上巡邏路。(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2019年5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恒德院士逝世

中國材料科學專家李恒德院士逝世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還有插艾,古時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詞。

  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朝《荊楚歲時記》(南朝梁):「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朝《東京夢華錄》:「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艾草等,士庶家釘艾人於門上。」

  清朝《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

  艾有去袪濕毒、邪氣之效,古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