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嫁阿瑞 累斗累 “阿兰嫁阿瑞”,歇后语是“累斗累”,阿兰和阿瑞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们二人婚后是否都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否则怎会出现“累斗累”的局面? 坊间原来有两个说法,但甚值得斟酌。第一,“阿兰”和“阿瑞”分别指“兰花”和“瑞香花”。这两种花均是香气浓郁的花朵,放在一起会“撞香味”、“累斗累”。第二,“阿兰”是指“花木兰”,“阿瑞”是《西厢记》的“张君瑞”。君瑞并不爱那巾帼鬚眉的花木兰,花木兰也不会选择这白面书生;所以如两人成婚,就是错点鸳...
养儿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你认同这句话吗?如果你已为人父母,相信十分明白个中道理,但很多西方人却未必有此观念,这就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佛学角度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存着一段缘份。早在怀胎之日,父母便会对小生命关怀备至,出生之后更多事情要处理,教养、升学、交朋友、做人处世之道,很多父母也会紧张,为子女安排或给予意见。 然而,子女到了成长期,就会觉得父母所谓经验之谈有点“过时”,并不完全接受,因而也有可能跟父母产生一定冲突。因...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如果女孩子晚上才洗头,又或者没把头发吹干便走去睡,老人家便会说:“日后会经常头痛!”男孩子穿短裤,经常膝盖外露,老人家又好像预言般说:“老了就会风湿骨痛!”这些都是“不听老人言”的日常实例,但到底老人言有多准? 老人家的生活阅历丰富,有很多经验之谈,所谓“食盐多过你食米”,累积的经验着实不少。这些知识不是可以在书本里获得,因此往往能对年青一辈说出一些“忠言”,但听进年青人耳中,就可能有点“逆耳”,一下子比较难接受的意见。 不过,老一辈人给予的意见,未必即时可以见到效果/影响,正如上述“头痛”和“风...
铁拐李踢足球 八仙是古时民间的八个道教仙人﹐年长而经验丰富的铁拐李是八仙之首。但古代民间的神仙也踢足球? 黑垢蓬头兼跛右足的铁拐李原来身材魁梧,一次修行时神魂出窍以赴太上老君的约会,临行前吩咐徒弟,若七日不回便把自己的躯壳烧掉。结果徒弟在第六天便把铁拐李的身体烧掉﹐铁拐李回来神魂没有身体可依,便附在一个乞丐的尸身上了。这个尸身右脚残废,只有用另一只脚并倚着拐杖步行,铁拐李亦因而有了这个称号。 俗语...
反骨 俗语“反骨”形容某人忘恩负义,接受了别人好意不但没有好好报答,反而不仁不义作出伤害的行为。 小说《三国演义》讲述诸葛亮对大将魏延的不信任,出自刘备收复荆南四郡,关羽见魏延献城有功遂欲引见于刘备,岂料诸葛亮却下令刀斧手斩杀魏延,孔明曰:“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甚为吃惊并“因怜其勇,故姑留用”,虽然留住魏延的命,但魏延背上反骨之名,成为不够忠义的例子。《三...
一蟹不如一蟹 吃螃蟹原来也跟人才交替有关系?螃蟹到底是老的好?还是新的好? 古代寓言书《艾子杂说》传为宋代著名文学和书画家苏轼所著,俗语“一蟹不如一蟹”也有机会出自苏轼之手。 话说《艾子杂说》中记载,书中的虚构人物艾子一天行于海上,看见不同品种的蟹,初见的是蝤蛑(体型巨大的一种蟹)、再看到体型一般的螃蟹和细小的彭越蟹,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其后,“一蟹不如一蟹...
戥穿石 结婚摆酒讲求意头,气氛热闹更好,于是新郎和新娘各自找好友们组成兄弟团或姊妹团,在现场搞搞气氛。而兄弟团还有一个称号叫“戥穿石”,原来与猪有密切的关系。 话说古时交通和搬运的工具也不发达,猪农会以木担挑摃在肩上,木担挑的一边绑上猪,为了平衡的关系,要同时在木担挑的另一边以篮子放上与猪相同重量的石头。猪农就是这样挑起猪,步行至市场卖猪。“戥”字有平衡的意思,而这些为了平衡猪重量的石头又叫“戥猪石”。 猪卖掉后,戥猪石亦再没有特别用处了,就像婚宴完...
司马懿破八阵图 司马懿并没有成功破解诸葛亮的八阵图兵法。“司马懿破八阵图”这句话完全刺中司马懿的痛处,讽刺他不懂装懂,也显示了文字的杀伤力。 唐名将李靖《李卫公问对》所载,诸葛亮的八阵图兵犹如“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所用的兵力不多却能击破敌对大军。虽然司马懿能一眼看出诸葛亮布下八阵图兵法,但并没有想到方法破解。在上邽之战中,诸亮更大破魏军统帅司马懿所部精兵,获甲首三千级,自此司马懿对蜀军只是避而不战。 今天我...
董卓进京 不怀好意 董卓是东汉末期的历史人物,史载董卓是一名擅长在马背上指挥征战的猛将,盘踞凉州。小说《三国演义》为董卓加入不少戏剧元素,强化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威力。 当中“董卓进京”一幕记载东汉中平六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当时宦官当权弄政,朝野不满,宫内权派之争愈见激烈。此时,外戚大臣何进及其手下袁绍为诛宦官,无视大臣反对竟私召董卓带兵入京。结果野心勃勃兼不怀好意的董卓率精兵入京,废黜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独揽军政大权。 董卓进京并非为保护汉室,而是...
年三十晚谢灶 好做唔好 “谢灶”是过年传统的习俗。相传天神灶君除了守护家中的饮食与健康,还有一个特别任务,究竟是什么呢? 特别任务,就是在农历12月某日返回天庭,向玉帝禀告其所守护的家庭有否善行和恶行,而作恶的便会被赐予疾病或减人口。“谢灶”便是民间欢送灶君返回天庭的酬神仪式,至于谢灶的日期是“官三民四蜑家(水上人)五”﹐官家年廿三谢灶、平民是年廿四,之后再到水上人家。不过,由于现代社会官民的阶级观念并不重,民间也...
黄皮树了哥 唔熟唔食 “你要千万提防这只黄皮树了哥,他可是不熟不食的!”要提防的不是爱挑好吃的了哥,而是专门向亲朋戚友行骗或讨便宜的人。 俗语“黄皮树了哥”的歇后语是“唔熟唔食”,人们看到了哥在黄皮树上专拣熟果来啄食,以黄皮树的了哥暗喻混熟后才行骗的人。 例如,某人向朋友借了一大笔钱后便失去联络,连电话号码和住址都换掉了,原来这名处心积虑的骗徒利用人家对自己的信任而骗财。 不过,这裡也要给了哥说句公道话,它们性格并不是贪婪和狡...
落汤鸡 被大雨淋湿身体或掉落水中,浑身湿透,我们会以“落汤鸡”来形容,形象十分鲜明,就像煲鸡汤时,将整只鸡放落水中一样,但为什么会叫落汤鸡,而不叫落汤鸭呢? 鸭子是两栖类动物,能在水中游,也能在地上走。它的羽毛能防水,被雨淋后抖一抖身子,身体便能还原本来样子;而鸡的羽毛不能防水,被雨淋后就会不成样子,十分狼狈,所以有“落汤鸡”一说。 此外,“鸡”也经常在广东话语中出现,赶时间离开,我们会说成“鸡咁脚”;有些东西看不清楚,但明明在眼前,我们会说“发鸡...
佛系 佛家理念一切讲求缘份,顺其自然,不催逼、不强求,随心而行、平凡过活,“佛系”的理念也同出一辙。 “佛系”此词源于2014年日本一本杂志提出的“佛系男子”概念,指的是男子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或工作,而不花心神和时间去追求异性、谈恋爱。此词𢑥于2018年左右在网络上窜红,成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态度。 “佛系男子”此词语,也衍生了“佛系女子”、“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也是一种好像看破红尘,一...
怪兽家长 昨天讲介绍的“直升机父母”一词,大约2000年左右在美国首先出现,位处亚洲地区的日本,则在差不多时期则出现“怪兽家长”的称号。 直升机父母以孩子为中心,盘旋在孩子周围,需要时便降落,为孩子解决困难;怪兽家长则源于对学校、教育机构、老师、补习老师等的控诉。 怪兽家长,又称怪物家长、恐龙家长,普遍认为这词汇是一个名叫福向山洋一的日本人在教育杂志上提出的,反映家长对学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基本上,怪兽家长是将不合理要求不断...
直升机父母 有没有见过直升机盘旋吗?直升机盘旋的范围其实很小,但可观察到其飞行范围内的状况,“直升机父母”指的是对孩子各方面都十分紧张的家长,像直升机般在孩子的头上盘旋,意味着全面介入孩子的一切事情。 这个直升机父母的隐喻,最早出现于Haim Ginott于1969年的畅销书《父母和青少年》一书中,其中一名青少年抱怨:“妈妈像直升机一样在我身边盘旋”。 后来,Foster Cline和Jim Fay在1990年创建了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父母)一词。这个词语于2000年开...
学霸 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上京赴考,一旦高中,被称为状元,其次为榜眼、探花。现代描述那些刻苦学习、成绩超卓的学生为“学霸”。 “学霸”一词起初完全属于贬意。“霸”字指倚仗权势,横蛮欺凌百姓者。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曾出现过此词:“其时属下有个学霸廪生,姓张名寅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学术权威被认定为“学霸”而受迫害。 近年“学霸”一词流行于网络,在2012至13年间先在内地兴起,指那些刻苦学习、学识丰富...
月光族 月光族等于“晒月光”一族?上班族每个月最期盼的一天,便是公司派发薪金。打工仔每月所赚的钱,在未到下个月就已经花清光的,被称为“月光族”。 月光族的叫法来自台湾,泛指那些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部份月光族是刚毕业出来社会工作的一群,因所赚的薪金较少,扣除固定开支如食物、衣服、交通及房租等,每月所剩无几。 另一类月光族,指的是跟上一代省吃俭用概念大大不同的年轻一群。他们喜欢消费,追逐名牌,买衫扮靓,喜欢吃好的...
斜杠族 你听过slash吗?这个由外国传来的新词语,代表了一种新兴的工作态度。 较年长一辈的人倾向从事单一职业,并只有单一雇主,即使转工或转行,亦只有来自一份工作的薪金,但现今年青人却大大不同,倾向从事多份职业或拥有不同技能,会有一个以上雇主或自雇,我们称他们为斜杠族或斜栋族,即相等于英语Slash一字,指的是弹性就业人士。 “斜杠青年”这概念源自美国专栏作家Marci ...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喻强中更有强中手,劝戒人不能自满自大。 《济公传.第一八八回》:“岂不知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胆要大而心要小,智要圆而行欲方,见狸猫而当虎看,方保无虞。” 泰山虽然高,但事实是还有山比它高,山之上还有天;沧海虽然深,但仍有比它深的海,之下仍有水底。这个比喻放在人之中,就是要说...
水蛇膥咁长 “膥”与“春”发音相同,俗语“水蛇膥咁长”亦被写作“水蛇春咁长”。“膥”,由未、成、肉三字组成,很少见这字,却原来是寻常不过的事。 由未、成、肉三字组成的“膥”可解作卵或蛋,例如鸡蛋和鸡春同义。俗语“水蛇膥咁长”带有贬义,多指语言或文字冗长、沉闷乏味。例如某人做事总是过份谨慎,话说累赘,即使制作一份简单的微波炉使用说明,也往往要用上20页纸,正是水蛇膥咁长,令人烦厌。 话说中国有一个卵胎生的水蛇,蛇身长达60至80厘米。吃...
食柠檬 维他命C丰富的柠檬是美容和保健的恩物,却不是人见人爱。因为被别人请食柠檬是痛苦和心酸的。 这个俗语以往多用于男女感情事上,例如少女拒絶某男士的追求,便等于请他食柠檬,使得他心里酸溜溜,甚为难过失落。在男追女的旧年代,请食柠檬是女生的专利,目前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追男也不为奇,男生也会请女生食柠檬呢! 正因为食柠檬的比喻实在太生动,现再引伸至任何满腔热诚的行为,却遭别人冷漠拒絶的意思...
每日一词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