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

  佛家理念一切讲求缘份,顺其自然,不催逼、不强求,随心而行、平凡过活,“佛系”的理念也同出一辙。

  “佛系”此词源于2014年日本一本杂志提出的“佛系男子”概念,指的是男子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或工作,而不花心神和时间去追求异性、谈恋爱。此词𢑥于2018年左右在网络上窜红,成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态度。

  “佛系男子”此词语,也衍生了“佛系女子”、“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也是一种好像看破红尘,一切等缘份到便行的生活态度。香港楼价高企,如今青年人如何努力也难以“上车”,因此不少人也采取这种佛系生活态度,就是强求也难达成买楼的目标。另外。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采取佛系态度,意即放养孩子,让其自然成长,不强求成绩,也称作“佛系父母”。

  佛系行为,会不会也是对社会的既有模式的一种控诉?

相关标签

“张中和”与“尊重我”

  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外来语言常融入当地语言当中,出现“本地化”现象。   近年,不少香港人对普通话已达到“听得懂、说得准”的程度,还有人将广东话和普通话融合使用,甚至成为网络潮语。

  在2022年流行的网络潮语当中,便有“张中”及“张中和”的说法。

  这潮语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人名,其实意思就是“尊重我”,即是以港式口音,读出普通话中“尊重我”的读音。

  至于不被尊重在网络潮语当中又有另一说法,就是“0尊”。0就是零,尊就是尊重,0尊的意思就是缺乏尊重或毫不尊重。

  除了张中和...

上坟不带五果 家中无灾祸

  4月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扫墓。扫墓会带备三牲祭品,水果是少不了,是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用来扫墓拜祭先人?俗语有说:“上坟不带五果,家中无灾祸”,哪五种水果不宜供奉给先人?

  第一是空心果,如哈密瓜、木瓜,代表不幸;第二是梨子,有分离的意思;三是莓类水果如草莓、蓝莓,因为“莓”普通话有“没”的意思,不吉利;四是一串串的水果,如荔枝、葡萄,有“串串随祖”,传统认为对祖先不敬;五则是多种子水果如石榴、百香果,多籽水果被认为是“不够纯洁”,恐有不敬之嫌。

  中国传统祭品都与...

轻僄僄

  这个广东方言应该不难估到吧!对的,“轻僄僄”就是广东人日常都说到的“轻飘飘”,意思就是形容某人或某一件物件比想像中轻柔。“僄”发音亦作“飘”。

  詹宪慈《广州语本字》:“僄僄者,形容物之轻也,俗读僄,若飘。”“僄”字在古时已经有,在《说文解字》作“轻也”。

  荀子形容楚人《荀子·议兵》形容楚人矫捷,就曾说:“轻利僄遫,卒如飘风。”就有身轻如燕、灵巧矫健的意思。今天我们说的“轻飘飘”,其实就是“轻僄僄”啦。

  延伸阅读:龙九子之一:赑屭  ...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污泥而不染”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喻即使身边的同侪品行恶劣,恶行昭彰,本身仍能鹤立鸡群、独善其身,不受身边伙伴的影响,这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恰相反,因而受到大家的称赞。

   北宋时期的包青天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替老百姓抱打不平,跟官场中人贪污成风形成强烈对比,可谓“出污泥而不染”的典范。

   此语出自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提到晋陶渊明喜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唯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说,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

喇叭裤

  喇叭裤曾于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由著名乐队ABBA,到本港温拿乐队的成员,都对喇叭裤情有独钟,配上紧身上衣或衬衫,象征当时年青人的时尚潮流,你又知不知道喇叭裤衍生了一句有趣的俗语?

  这种流行了二、三十年的时装潮物,也被人视为一种隐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话何解?

  喇叭裤是一种从膝盖处向下变宽,裤腿呈钟形或喇叭形的裤子,其上部分的剪裁是贴近大腿的,属“髀上不足,髀下有余”的设计,即髀上设计狭窄,但髀下则宽松。广东话俗语爱借其音,遂成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状况处中...

打头阵

  沟通技巧中,建立良好的印象最是重要,为沟通制造良好的气氛,因此,国际外交都以礼为先。打头阵,有彩头,中国人特别注重。

  另外﹐两军对战,冲锋的部队打头阵攻入敌阵,率先击破敌军的第一道防线,能大大提升战胜的机会。

  其实,“打头阵”除了有首先和率先的意思,也指带头去做,希望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这个晚会请来多位歌星助庆,并由最当红的一位打头阵率先表演,在场的观众立即情绪高涨,现场气氛推至高点。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哑子食黄连 有苦自己知

  “哑子”是生理上缺乏语言能力的人,“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是数一数二最苦的常用中草药。哑子吃了黄连,想一想,情境会是怎样?

  哑子吃了最苦的黄莲,说不出话,所有的苦,只能吃进肚子里,不能向人表白,只有自己才知道。这句说话比喻有些苦况自己才知道,不会对人言。

  哑巴吃了黄连之后的苦况,跟广东话“暗哑抵”或“食死猫”有点类似。

  警匪片中警方的卧底或线人,其职责便是深入贼匪的巢穴取得情报,然后通知警方,在贼匪那里工作会受不...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哑子”有多少歇后语?

  哑子,就是哑巴,即不能说话的人。不能说话的话,所有感觉都不能说出来,只有自己承受,当中的酸甜苦辣的确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为这样,有关“哑子”的歇后语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黄莲,想大喊出来却做不到,当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哑子弹琴”的歇后语又是什么呢?哑子弹琴,弹得好与不好他自己听不到,比喻人光会批评别人、却看不到自己错处的人。

  “...

“半夜鸡啼”有什么特别?

  半夜三更,又未到天晓时分,却有公鸡在啼叫,为什么呢?

  成语有一句“半夜鸡叫”,源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指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逃亡至函谷关的典故。当时规定鸡鸣时关门才会开启,可那时未到鸡鸣时分,孟尝君因为出关心切,命人扮鸡鸣叫,结果骗到守卫开门、成功出关。后人便以“半夜鸡叫”形容突然发生,且不太好的事情。

  “半夜鸡啼”还有一句歇后语。这个歇后语的...

“北角过啲”是什么地方?

  住在香港北角的话,应该会听过老一辈或街坊说过这句话:“北角过啲”,听得懂的人准能会心微笑。

  为什么?要读懂句话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北角的地形:若以北角站为北角的中心点,过一点会是哪一处?

  北角下一个站就是鲗鱼涌站了。

  昔日在鲗鱼涌英皇道921-927号(今丽池大厦所在地),即曾经的七姊妹泳滩,有一处极为繁华的地方,即是当时富豪云集的“丽池夜总会”。

  那年代,大家都惯说丽池夜总会为“...

“陈年中草药”是什么模样的?

  广东人经常用中药或草药来调理身体,也从中衍生出不同的生活用语。

  例如广东人常说“山草药”,下一句大家便知道是“噏得就噏”,意思指有人大嘴巴,不经思考故乱说话,很容易惹祸。

  那么,“陈年中草药”大家又想到什么呢?

  草药经高温煎煮就会熬烂,成为草药渣。如果放置日久,陈年的中草药渣更会更发霉发烂,因此衍生出“陈年中草药——发烂渣”的说法。

  发烂渣是什么意思?...

半夜食黄瓜

  半夜食黄瓜是什么滋味?   黄瓜,即广东人常吃的青瓜,是一种味道清淡的菜蔬,很有去水肿瘦身的效果,是减肥人士的最爱。

  黄瓜外形长长圆圆的,头和尾的样子几乎一样,瓜头和瓜尾的触感都很相似。

  因为相似,于是慢慢便生成了一句歇后语:谜面是“半夜食黄瓜”,你能猜到谜底吗?

  没错,既然半夜摸吃黄瓜,当然看不清也分不到黄瓜的头和尾了,因此歇后语就是“唔知头唔知尾”了。

  到今天,“唔知头唔知尾”多用以比喻搞不清楚事情的...

吂食五月粽 袄袍毋入瓮

  广东人有一句话:“未食五月粽,寒衣无入栊”,客家话也有一句相近的谚语,大家又知道吗? 

  那就是“吂(音忙)食五月粽,袄袍毋入瓮”了。

  在农耕社会,端午节前后,是冷与热的分界线,端午节前若是天气变热的话,老人家都劝说不要收起冬天衣服,因为天气有可能还是会寒冷的;待真正吃过五月粽,天气才真的渐渐变得炎热,厚衣服和棉袄就要收藏起来了。

  

 

“叠滘扒龙船” 下一句是什么?

  今天是端午节,让我们说一下扒龙船的有趣谚语。

  以扒龙船的传统来说,佛山叠滘村已有500年历史。不单历史久远,而且还承传一种特有的扒龙舟“特技”:长长的龙舟在村内河道狭窄的“L”型或“C”型转弯位上,能够一次过轻易驶过,绝不用慢驶移就弯位,就像赛车“漂移”一样快。

  叠滘村扒龙船,最早出现在清代客籍叠滘教程先生易瑞瑜撰写的《叠滘十馨》“七龙竞...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

  这句话是广东民间谚语,就是说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各村民把龙船起出来,为端午节龙舟下水作准备。

  龙船为什么要“透底挖”?这与端午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起龙”有关。

  广东地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龙舟竞渡的风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保护龙舟免受潮湿天气或虫蛀等影响,会把龙舟深埋在河床泥土下,利用减少龙舟木与空气的接触,达到保护的效果。

  每年四月初八,就是村民从河底挖出来的日子了。为了隆重其...

学学半

  中文有趣的地方之一,是同一个字因为不同词性而有不同的解释,解通了往往令人感到趣味盅然。“学学半”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了。

  “学学半”出自《礼记˙学记》,当中写到,《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如何理解呢?

  “学学半”,第一个“学”字同“斆(粤音同‘校’)”字,是动词,意为教导;第二个“学”则为名词,指学习。

  加起来意思就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导别人的同时,又是在学习,用“教程相长”来形容就贴切了...

人而无信 百事皆虚

  在社会上要成功,最重要就是诚信,因此,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诚信十分重视,比如有人就说:“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这句话出自清朝周希陶《增广贤文》,意思就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会什么事都做不成。

  周希陶是清同治年间的儒生,即塾师或做学问的人,他重订了《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其实是一部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周希陶在内容上增润补充,令读者更容易理解。

  延伸阅读:凡出言 信为...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荀卿》,意思与“推己及人”差不多,是说:爱自己是仁德的开端,自爱之心可以推及到爱别人。

  爱别人,就是有“仁爱”之心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在一个演讲中说过,儒家的“仁爱”在实践上可以有五个层次,第一就是自己先要成为“仁者”,第二是“自爱”,第三是“爱亲人”,第四是“泛爱众”(即爱一切人 ),第五则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

  王安石所说的,就是韩星教授所提及的第二践行层次...

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不能尽其力,则不能成其功

  鼓励别人要尽力去做,我们会说:“全力以赴”!其实,古人认为,“尽力”的前设,先要有“尽心”,也就是坚毅的心。

  班固《汉书 · 贾山传》就有这样的名句:“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不能尽其力,则不能成其功。”

  意思是:如果不尽心尽意,就不能全力以赴;不能全力以赴,自然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班固说这句话时,是针对对待忠臣应有的态度。原文前还有一句“故不致其爱敬,则不能尽其心;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不能...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勉励大家不断努力,有什么名言警句?古人有一句话是,“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这句话出自彭端淑的《为学》,意思是:天天努力学习,持之以恒而不懈怠,直到成功。

  彭端淑是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誉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他认为天下万事难与易是相对的,都有方法解决。

  《为学》开首把核心问题带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

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寒暑之切肌

  形容十分专心,我们惯常用:“专心致志”。究竟什么才是“专心”的至高境界呢?

  林逋的《省心录》就给了答案。

  《省心录》内有一句:“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寒暑之切肌。”意思就是,人若专心的话,会听不到令人震惊的雷声,也不会受到寒冷或炎热天气的影响,专心一意去完成工作。

  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宋仁宋在他去世后追封谥号“和靖先生”,而据历史记载,他是一个十分专心的人。

  ...

君子尊贤而容众 嘉善而矜不能

  在人际相处中,我们要学习“容纳别人”,《论语 · 子张第十九》就教导说:“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来自于古人的一段对话。

  子夏的学生子张请教应该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问:“子夏是怎样说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

  子张觉得不完全正确,便说出自己的见解:“那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如果别人对自己有恩惠,我们就要“饮水思源”,谨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而当我们帮助了别人的时候,就要不求回报。   意思与之相同的名句有“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战国策 · 魏策》。

  这一名句出自一个典故。公元前260年,秦军纤灭赵国主力后,将赵国国都邯郸重重围困。

  赵王急派人向魏王求救,魏王最初派大臣晋鄙支援,唯晋鄙畏惧,最后魏信陵君使计率军击退了秦军,解困赵国。

  赵王亲自到郊迎接信陵君,但老臣唐雎却劝告信陵君说:“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HE / BE 不是英语吗?

  在内地网络平台,“HE / BE”这两个英文词,可能并不是“他”和动词“是”的意思,而是一种缩写,大家猜下是什么意思?

  喜欢追剧的人,应该很容易猜到。

  是的,“HE”就是“Happy Ending”,而“BE”当然就是“Bad Ending”了。

  延伸阅读:人人都爱的网络潮语:集美 

 

“qswl/xswl/kswl”是什么?

  内地网络潮语,有时令人摸不着头脑!例如“qswl/xswl/kswl”,猜猜是什么意思?

  给一点贴士吧!猜猜这句:“看那个衰人的行为举止真的qswl;这个栋笃笑节目太xswl;这对情侣cp也太登对了,kswl。”

  答案来了:顺序就是“气死我了”、“笑死我了”、“嗑死我了”,这个“嗑”是北方词语,代表喜欢并关注的意思。

  这些网络用语和昨天介绍的词语一样,是用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组合而...

“威水”还是“媁水”?

  说别人的成就,我们会用“威水”来形容。“威水”其实不是这样写的,本字是怎样的呢?

  根据官方媒体解释,“威水”正写是“媁(音威)水”。

  “媁”,《广韵》中指“媁,于非切。美也。”这个字是一个生僻字,在北方已失传,在粤语中继续使用,尤其在粤西一带,老一辈会用“媁”来表示美丽、漂亮。例如将漂亮的衣服称为“媁衫”、“媁裤”。形容女子长得美,则说她“生得好媁。”

  这个字很少单独使用...

满招损 谦受益

  形容做人要谦虚,经常会说到“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尚书 · 大禹谟》,意思是指自满只会招致损失,谦虚才会得到益处。

  《大禹谟》记载了上古时期,舜帝与大臣禹(即后来夏朝的开创者)、益等讨论政务的记录。

  当中有关于大禹征伐南方三苗部落的事迹。传说战事进行到30天的时候,大禹军队节节胜利,三苗族虽然死伤甚重,但仍然奋力抵抗,令大禹军不得要领。

  这个时候协助大禹出征的益劝说:“满招损,谦受益。”表示不宜继续征战,...

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

  这四句出自老子《道德经 · 第二十二章》,意思是:不夸耀自己,所以能建立功绩;不骄傲自负,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能成为众人的领袖。

  老子以丰富的生活经验所透析出的智慧,来观照现实世界中种种事物的活动。老子观察有三大重点:

  一是物常在对待(相对)关系中产生,我们必须对于事物两端都加以观察。

  二是我们必须正面去透视负面的意义,对于负面意义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

  三是所谓正面与负面,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它们经常...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