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30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准提高的重要指标,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为引导和促进旅游业高品质发展,铁路部门抓住有利契机,紧贴市场需求,通过打造“铁路+旅游”模式,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启动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铁旅游|车程快 线路多 构建休闲旅游新模式
“动力源”愈来愈足。
创新需求,“跨国高铁”开启出行新体验,让旅客尽情欣赏沿途风景,构建假期消闲新模式。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将中国的昆明、西双版纳以及老挝的瑯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城市串联起来,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出现在国内遊客的“旅游目的地”清单上,同时也吸引着外国遊客纵览我国秀美风光和多彩文化。

从万象到昆明,旅客不仅可以体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感受昆明的历史文化、品尝云南特色美食,而且可以继续换乘列车前往国内多个主要城市。
据了解,中老铁路自4月13日开行国际旅客列车以来,截至5月13日开行满月,跨境旅客发送量超1.3万人次。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为旅客提供不同感受的出行体验的同时,也为火爆的两国旅游产业再添“一把火”。
高铁旅游|增加特色旅游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切入点”愈瞄愈准。
铁路部门紧贴市场,主打特色线路旅游专列,打造旅客出游难忘回忆,通过不断强化旅游产品设计行销,与各地文旅部门、旅行社联手打造主题旅游产品,推动“铁路+文旅”深度融合。

在上海,“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通过把车厢打造成移动的历史展览馆,量身定制党史学习教育系列精品线路,通过红色旅游列车,串联起周边知名景点景区、革命遗址、历史文化场馆等特色旅游资源,让旅客体验一站式红色旅游服务。
在陕西,梨花节旅游专列带游客走进蒲城,赏梨花、品美食、购特产,以花为媒为当地乡村振兴“增香添色”。
在甘肃,“神奇宁夏周末休闲游”、“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和知名景区无缝衔接,带动甘肃乃至西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高铁旅游|出行成本降低 带动当地民俗餐饮发展
“向心力”愈来愈强。
“高铁游”不仅催火了旅游市场,还推动旅游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我国地域广阔,城市与城市、景区与景区之间路途远、里程长,以往只能“走马观花”“旅长游短”。

如今,“高铁游”使旅行时间缩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从广州南站出发,最快5小时22分抵达张家界西站。被誉为“湘西最美高铁”的张吉怀高铁,串起张家界、芙蓉镇、凤凰古城等众多著名风景区。
在上海,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的沪昆高铁串联了昆明滇池、贵州黄果树瀑布、安顺花江大峡谷、平坝天台山、岳阳洞庭湖、江西鄱阳湖、杭州西湖等景区。
高铁飞驰,助力“网红”景点变“常红”,带动了旅游业、民俗、餐饮等行业深度融合,为各地旅游经济转型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阳光和煦,清风醉人,相信在未来,随着“铁路+旅游”的进一步融合,流动的中国必将活力迸发,在穿越山水中日新月异、生机勃勃。
延伸阅读:熊猫空铁可以270度看熊猫?
(原文转载自26/05/2023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