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编辑︰郭晓阳

  中美关系是否迎来一个破冰契机,在这几天格外引发关注。在拜登总统表态称预计与中国的关系将“很快解冻”之后,美国媒体又爆料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已经启程赴美履新,中美还可能在近期实现一系列高层双边会晤。这些信息的叠加让外界对中美关系止跌企稳有了一些期待,尽管这种期待仍然是有限度的。

中美关系|创造沟通条件 也需要美方信守承诺

  我们认为,沟通管道的增加为中美“解冻”创造了条件,但它本身并不必然带来“解冻”。解铃还须系铃人,造成中美关系冷冻的始作俑者,应当为两国关系的实质性“解冻”创造更多条件。这也是包括美国盟友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期望看到的。

  中美关系一打喷嚏,世界就感冒,而如今是中美关系已经染了重感冒,病根则完全出在美方错误的对华认知上。

谢峰日前出任中国第十二任驻美国大使,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
谢峰日前出任中国第十二任驻美国大使,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图片来源:Getty)

  在“竞赢”中国的头脑发热中,华盛顿一次次地举起大棒向中国挥舞过来,现在它频频放风希望与中方对话,这让中国人下意识地怀疑,这些会不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仅中国人有疑虑华盛顿是否真有心稳定中美关系,在国际社会甚至美国国内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这几年,每次双方重启对话传出一些积极的迹象和苗头,一转眼就被华盛顿的打压、遏制中国举动给浇灭了。

  这次拜登总统预计中美“很快解冻”的表态一出,连一些美国媒体的反应都是颇感诧异:美国刚刚在G7纠集盟友反对北京,这种乐观预期又从何而来?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是华盛顿为了不让中国有太大反应的所谓“安抚”之辞,又或者只是拜登“热衷于表明”希望中美关系回暖,但对结果实际上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延伸阅读新疆问题为何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中美关系|美国应取消对华的非法制裁 纠正错误是前提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拜登总统能有一个国家元首的诚信,而不是像华盛顿的不少政客那样廉价而轻率地表态。

  我们注意到,拜登总统在做出中美关系将“解冻”的表态同时,还表示美国政府正考虑是否解除对中国防长的制裁。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迅速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这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其“国内政治正确”的压力。

  我们认为,取消对中国防长的非法制裁,同时取消对中方官员、机构和企业的非法制裁,是华盛顿首先应当纠正的错误之一,这也是双方平等对话的前提条件,否则沟通的意义何在?

美国总统拜登(右)表示很快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会面
美国总统拜登(右)表示很快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会面,但并不代表中美关系解冻。(图片来源:Getty)

  美方真要想在对华政策上纠偏,重新取信于中国,应该做、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遵守WTO的裁定,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在高科技领域停止针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压行为;停止捏造人权问题并以之打压中国的特定产业;取消对中美人文交流不合理的限制和干扰,尤其是意识形态化的签证限制,等等。

  这还只是相对容易着手推动的,最根本的则是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将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不支持“台独”等表态落到实处。

  延伸阅读:中美脱鈎 会有什么后果?

中美关系|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 美方不应在台海问题玩火

  总之,美方这几年给中美关系泼下多少盆冷水,扇起多少寒风,它现在就应有多少种表示沟通诚意的方式。

  美方需要建立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中国人对他们说什么话,有点麻木了。与之相对的是,所有中国人都紧盯着美国的行动,从台海到中国周边,从技术领域到人文交往,等等。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的矛盾所在,台湾问题从根本看,一直是中国的内政,并非国际议题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的矛盾所在,台湾问题从根本看,一直是中国的内政,并非国际议题。(图片来源:Getty)

  它们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健康状态,否则,嘴上空喊对话,却头上戴着面具、手里藏着暗器,这样的“解冻”,可能吗?

  总之,中美关系要“解冻”,我们当然欢迎,但美国必须来真的,中国人无意参加华盛顿举办的“假面舞会”。

  从美国舆论对谢锋大使错位的关注点上,我们确实很难对美方是否能改弦更张感到乐观。美方热衷于评价、比较中国外交官的所谓含“战狼”量,说明他们没有听进去中方在立场问题上坦率、清晰的表达,他们所关注的根本不在点子上,使其对华认知错得愈来愈多,愈来愈离谱。

  拜登总统的这次表态,是否代表着美国真正的“改弦更张”,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转载自23/05/2023 环球网)

中美之间的GDP之争

中美关系|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跟美国“打擂台”

2022-10-13
东盟

杨荣文:世界多极化 东盟有望成中立战略极

2025-03-28
马克龙访问中国并强调欧洲应该要坚守独立自主

中欧关系|马克龙的几句大实话 踩了谁的尾巴

2023-04-13
中国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复交

中国外交|沙伊在北京对话 这种信任弥足珍贵

2023-03-23
中欧之间没有原则性衝突应该多合作互利

中欧关系|重启合作 中欧需要“尽快行动起来”

2023-02-23
中美之间的衝突可能性存在但并非不能解决

中美关系|建中美关系“护栏” 应从华盛顿内部动工

2023-02-02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放宽新冠疫情的防控是按照社会需求逐步落实的政策
环球时报 社评集

新冠疫情|“乙类乙管”是新考卷 中国有能力答好它

2022-12-30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