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2-15
2008年奥运圣火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点起,燃亮中国的百年奥运梦。筑造“鸟巢”的赫尔佐格和德默隆(Herzog & de Meuron)是2001年“建筑界诺贝尔”普立兹克奖得主。这对来自瑞士的拍挡,犹如建筑界的“物料魔术师”,擅长探索建材的可塑性,配合地域文化,构筑城市标记。由他们设计的香港M+博物馆及重建后的大馆,亦暗藏和“鸟巢”相似的建筑魔法。
瑞士知名建筑师 擅突显建材魅力建地标
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默隆(Herzog & de Meuron)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作品遍及全球。要用三言两语概括其建筑特色,绝不容易,皆因他们的设计多元,没有固定风格:有石材堆砌的小屋、混凝土砖头搭建的楼房、玻璃钢材支撑的大厦、陶瓦筑造的馆舍......人们很难单凭外表肯定说出:“这就是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的作品”。
不同于那些透过建筑放大自我风格的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相对内敛;比起兴建办识度高的代表作,他们更乐于退居幕后,发掘建材自身的魅力和个性,糅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将平日不起眼的建材打造成建筑物的主角。北京“鸟巢”、香港的M+博物馆和重建后的大馆,正是一部分例子。
西九M+博物馆外墙 由波浪形陶瓦打造
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设计的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外形像一个倒转的“T”字,幕墙瞥看像黑色,细看原是墨绿色,由陶瓦拼砌出来,像瓦通纸一样排列成波浪形态。
香港寸金尺土,摩天大楼为争取开阔景观,大都采用玻璃幕墙,像M+那样以陶瓦作为幕墙材料,实属罕见,原来这是考虑到博物馆的需要。
延伸阅读:名建筑师在香港|由赤𫚭角机场 看诺曼‧福斯特的航空构想
M+博物馆外墙会变色? 遮挡阳光实为保护展品?
M+博物馆使用的陶瓦产自意大利佛罗伦萨,以特殊黏土混合物作为原料,能够耐热耐湿,并且因应光线不同,会呈现出金黄或橄榄绿等不同的色彩。
这种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设计的独特釉面陶瓦,覆盖着M+大楼幕墙和地面,有些垂直置于墙上,看起来像竹子,一些则以混凝土装嵌在铝质玻璃窗框上,为室内遮挡阳光,确保脆弱的展品不受阳光照射耗损;面向维港的一面更安装了由LED灯构筑巨型屏幕,成为博物馆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媒介。
延伸阅读:名建筑师在香港|盘点“曲线女王”扎哈‧哈迪德 香港科幻大楼
M+地底港铁线成起楼局限 建筑师扭转干坤变亮点
众所周知,西九文化区地底建有港铁东涌线及机场快线等行车隧道,而它们正正在M+博物馆底下横穿而过。要在一条营运中的铁路上起楼,挑战不少,同时亦为建筑带来设计上的局限。不过赫尔佐格和德默隆未将其视为障碍,反将它化为M+博物馆的特色。
到过M+博物馆的市民,相信都对地底的“潜空间”有印象。不说不知,这片以大幅清水混凝土打造的展区,正位于港铁隧道旁。不规则的建筑线条,如实反映隧道走线,保留了规划阶段的原貌。错综复杂的空间感,为艺术展览场地带来崭新的视野和角度,成功把M+地盘的缺点变成一大亮点。这正是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的厉害之处。
活化中环大馆 重点打通封闭空间
中环“大馆”的活化和总体规划,亦是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主理。
由域多利监狱、前中区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组成的“大馆”,属于前中区警署建筑群,是英国殖民管治时期的权力中心,昔日可谓生人物近。
如何把曾经封闭冷漠的建筑,活化成亲民的公共空间?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的策略是从基建入手,把一幢幢被高墙和大闸阻隔的楼房,以小桥、阶梯及通道连接,使人群流动“像蚂蚁侵占一样”来得很快,迅速令整座建筑热闹起来。
延伸阅读:名建筑师在香港|凌霄阁 占士邦MI6大楼 广州南站 由同一人设计?
大馆增建“艺方”“立方” 时尚铝砖反衬旧有花岗岩
保育旧建筑之余,赫尔佐格和德默隆亦在古迹内增建了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建筑──赛马会“艺方”和“立方”。
“艺方”设有美术馆及当代艺术空间;“立方”则主要作表演、电影放映及教育用途。
两座建筑外墙由特制“铝砖”拼砌,在周边的红砖建筑衬托下显得闪闪发亮。这种银灰色铝砖由废弃轮胎合金钢圈循环再造,呈长方形,设有3种大小和不同斜度的开孔,其排列方式源自大馆的花岗岩石墙,呼应建筑群的历史结构。
铝砖与花岗石,一新一旧,一冷一热,碰撞交融。封闭囚室活化成开放展馆,高墙下是自由流动的人群。百年古迹新旧对比鲜明,犹如一场隔空对话,让公众自行联想,感受建筑的可爱之处。
延伸阅读:从大馆活化变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