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6-16
香港虽是弹丸之地,却有过辉煌的工业史,炼糖业正是其一。香港被逼开埠初期,两大英资洋行怡和及太古,先后在铜锣湾及鲗鱼涌兴建糖厂,糖街和糖厂街之名正由此而来。
全盛时期,香港一共有3间糖厂。本来人称“糖业大王”的华商郭春秧,亦打算在北角旧电厂旁、即如今电气道一带建糖厂,无奈1920年代国际糖价下挫,糖厂开不成;同时间,怡和的糖厂亦经营失败结业,余下太古糖厂一枝独秀,经营至1972年才停产。
世界历史上的制糖业 贵族奢侈品变日常必需品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甜,最俘虏人。俘虏人的,不单那甜丝丝的滋味,更甚是嗜甜的欲望,驱使人从真正意义上俘虏另一些人,昼夜工作,确保餐桌上的甜美珍馐不会消失。
曾几何时,每粒砂糖都是血泪结晶。回看世界历史,砂糖与奴隶贸易及侵略主义密不可分,欧洲人为满足舌尖上的欢愉,数百年来,掠夺侵占,压榨奴仆,从劳力、精神和金钱上支配操控。
后来工业化展开,奴隶解放,社会文明,情况才得到改善。随着糖的应用普及,价钱变得大众化,砂糖亦由数世纪前贵族奢侈品,蜕变成家家户户的日常必需品。
香港炼糖业始于铜锣湾糖街 怡和洋行先拔头筹
香港在殖民管治时期亦有过规模庞大的炼糖产业,两大英资洋行怡和及太古都曾在香港开设炼糖厂。
先拔头筹的怡和洋行,1878年在如今铜锣湾糖街一带开设香港第一间炼糖厂“中华火车糖局(China Sugar Refinery)”。该厂除了制糖,也生产过糖的副产品──烈酒。
其实在1881年,香港还有过一家由华商兴建的“利源糖厂(音译,Lee Yuen Sugar Refinery)”,可惜1886年便因资本实力不足被淘汰,厂房设备由中华火车糖局吸纳。
1920年代,因为国际糖量大增,糖价大跌,加上主要销售市场中国内地政局不稳,中华糖局最终在1928年结业清盘。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闹市曾有企鹅出巡?糖街有糖厂?东角何来角?
不满怡和大班太嚣张 太古开糖厂迎战?
专营贸易和航运生意的太古洋行,为制糖业的后起之秀,1884年才于鲗鱼涌开设太古糖厂。
根据《太古家族》(郑宏泰著)一书引述,当年太古掌舵人约翰‧森姆尔‧施怀雅(下简称JS.施怀雅)进军糖业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看不过与政界过从甚密的怡和大班威廉‧凯瑟克(William Keswick)盛气凌人,故希望在对方垄断的生意还以颜色,将其击倒。
太古投地鲗鱼涌建糖厂 怡和刻意抬价
就在太古密锣紧鼓筹备买地建厂之际,怡和给对手来了一个恶作剧。
根据《太古之道》(钟宝贤著),当年怡和获悉太古欲购鲗鱼涌海旁地皮建糖厂,刻意在公开拍卖会上抬价,令太古需以“远超预期”的价钱买下地皮。后来JS.施怀雅幽默回应,这不过是“一件琐碎恼事”,“有如两位大将军争夺帝国时,其中一人在对方床上放了一只蚤子一样”。
两大洋行的糖业大战,也由此拉开帷幕。
延伸阅读:消失的赛西湖|太古开糖厂 半山建水塘 风光媲美西湖
糖厂提升协同效应 带动太古贸易航运生意
当然,开立糖厂不是单纯“为了一口气”,对太古的商业王国亦有莫大脾益:先是太古洋行可借采购和经销赚取中介费;也能为承运原料和货物的太古轮船增加生意,更好地填补货船仓位,降低运输成本;而建设糖厂买下的土地,更成为价值不菲的投资,为日后“登陆”发展地产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结果可以知道,太古最终成功向怡和“复仇”,不但将中华火车糖局从市场击退,更发展成“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大糖厂”,生意遍及华北、日本、中东和美国。
延伸阅读:“船王”包玉刚弃舟登陆 智斗怡和置地收购九仓 成华资大亨第一人
踏入19世纪,全球糖业市场增长惊人。1800年全球蔗糖产量不过25吨,1880年已增长至约380万吨。20世纪初一战爆发,蔗糖生产亦进入现代化阶段,现代糖的产量攀升至1,600万吨。有调查指,在1900至1970年间,全球现代糖的产量增长约5至8倍。太古糖厂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糖厂之一,生意之大、利润之丰可想而知。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北角渣华道以印尼爪哇命名? 春秧街记录“糖王”一生
洋糖改变华人饮食习惯 方糖配咖啡红茶受欢迎
外资炼糖厂的出现,改变了华人的饮食习惯。昔日华人主要采用传统方式生产的“土糖”,无论味道、色泽、粗幼程度及保质期都比不上洋糖,只是价格昂贵。后来糖价格下跌,洋糖才于华人社会普及开来。
以前中式饼房多以粗砂糖制作糕点,缺点是饼皮易碎,太古出品的幼滑糖粉则改善这个问题,提升唐饼的存放期;在云南,有富户更会在筵席中放上一碟碟洁白的太古冰糖奉客。不过最受欢迎,依然是配合红茶或咖啡享用的太古方糖。以下的香港报章广告,就记录了当时的民风。
不过到了6、70年代,一些国家实行保护主义,限制糖品进口,太古失去多个重要市场,最终在1972年结束炼糖业务。后来糖厂拆卸改建成工商业大厦,90年代再发展为今天的“太古坊”。
延伸阅读:太古城当年今日落成 首批单位最平卖几钱?
太古糖厂1972年停业 汽水业务延续至今
糖厂消失了,因糖厂而来的汽水业务却延续至今。
二战之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拓展香港市场,1948年在太古糖厂的地皮兴建了“香港汽水厂”,皆因这里齐备生产可乐的两大条件──充足的糖和淡水(太古在半山建有多座私家水塘)。1965年,汽水厂被太古收购,后来改名为“太古汽水有限公司”。
今天“太古可口可乐”已是全球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商之一,专营香港、内地多个省市及美国西部的可乐业务。目前屹立沙田小沥源、高143米的汽水厂,更是全球最高的可口可乐装瓶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