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科研團隊 助「嫦娥」月球「挖土」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嫦娥五號」於去年底成功登月採集月球表面土壤後,順利返回地球,讓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後第3實現月球樣返回的國家。在「嫦娥五號」上,負責月球表面樣的「表取樣執行裝置」,是一個「Made in Hong Kong」的港產科成果。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帶領理大團隊十年磨一劍,出色完成了月球「挖土」的國家級任務。 

  「嫦娥五號」並不是容啟亮第一次參與國家探月工程。早在「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升空的時候,容啟亮就參與過運用在兩個探測器上的探月科學儀器開發。

  「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就是當時的研究成果,在太空拍攝到的月球高清圖片,就出自這個港產儀器。因為有成功先例,所以容啟亮順利獲得了為「嫦娥五號」開發樣儀器的機會。 

「嫦娥五號」上負責月球表面採樣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是港產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圖片來源:香港理工大學官網)

「挖土」歸來 如釋重負  

  「在月球作業,只有一次機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從「嫦娥五號」發射到登陸月球,再到成功取樣順利返航,二十多天,容啟亮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不分晝夜地緊盯數據,生怕有分毫差錯。

  由於疫情封關,原本應該去內地研究中心的他只能在香港遠程監測。好在樣儀表現出色,帶2公斤的「月」回到地球。「當時只覺得,如釋重負。」容啟亮說。 

  一句「如釋重負」的背後,是整個科研團隊心血

  理工大學這個科研團隊一共有20多人,負責設計、生產等不同環節,其中絕大部分是香港人,當中不少是容啟亮以前的學生。「做航天的每一步,品質控制很重要,我們需要有經驗的人,沒有邊做邊試的試錯機會,因為時間急迫。」在有限的時間裏,要保證不會出錯,所以整個團隊壓力很大。 

嫦娥五號港產科研02
為了研究生產這個月球表面採樣裝置,容啟亮及團隊不分晝夜盯緊數據。(圖片來源:香港理工大學官網)

兩地跨境合作 實現科技 

  在研發過程中,容啟亮團隊得到了內地科人員的大力支持。不但有來自合作方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給予的支持,還有各地研究機構伸出的援手。「香港沒有深空測試條件,所以很多研究我們需要去內地不同的實驗室做試驗。」容啟亮認為,香港與內地的科合作很有必要,能取長補短,有所突破。 

  「我的科技夢,是希望我學到的東西能夠對中國的科技發展起到作用,也可以發展一些對所有人有用的東西。」容啟亮說。

  這位年屆七旬的香港科學家,直到今天,仍在為「嫦娥六號」等接下來的國家航天工程時刻準備。 

嫦娥五號港產團隊03
研究過程中,理工大學團隊得到內地科研機構及工作人員的協助。榮啟亮表示會繼續為中國科技做出努力。(網上圖片)

 

1:28

90後為農村老人免費影相 記錄淳樸笑容

1:36

6歲攝影師 用童真拍出美好瞬間

大涼山直播帶貨脫貧

懸崖村上直播帶貨 95後助村民擺脫貧困

1:38
中國文化-沙畫

90後揚沙成畫 還原中國文化的四大名著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1980年5月18日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1980年5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