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2-27
「一帶一路」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自2013年提出以來,至今已經10周年。從當初的藍圖變成今天的實景,「一帶一路」倡議化作各國發展的實效,百姓民生的實惠。
經常在新聞聽到的「中歐班列」、「魯班工坊」是甚麼?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新領域——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和健康絲綢之路?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在「一帶一路」分別扮演甚麼角色?為何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一帶一路」互為補充?
本文為科普篇的第2篇文章,主要介紹亞投行與絲路基金,以及兩者在「一帶一路」上的作用。
亞投行:成員國遍及五大洲 規模僅次世界銀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百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背後的投融資需求自然極其龐大,絕非個別國家所能一力負擔。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與絲路基金,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兩大金融好幫手。
亞投行是專門面向「一帶一路」倡議而設立的政府多邊性投資融資平台,法定註冊資本1,000億美元。亞投行創始成員有57個,截至2023年已增加至109個,涵蓋除了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以及亞歐區域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
在成員規模上,亞投行已超越總部位於菲律賓的亞洲開發銀行,是成員數量僅少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銀行,覆蓋全球81%的人口、65%的GDP。
亞投行的成績驚人,截至2023年10月,共批准236個項目,融資總額超過450億美元,帶動資本近1,500億美元,並惠及36個亞洲域內與域外成員。這些項目既有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碼頭等傳統基礎設施,也有寬頻網絡等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基礎設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當地民眾生活。
例如中亞內陸國家塔吉克的水力發電和可再生能源出口領域的潛力巨大,其在2019年3月啟動的努列克水電站(Nurek Dam)一期改造項目,亞投行批准了6,000萬美元貸款,以幫助提高當地電力供應的穩定性,擴大綠色電力能源的出口規模。
總部位於北京的亞投行,另設有天津辦公室,於2021年設立和啟用。為擴大全球業務布局,亞投行2022年開始籌建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首個海外辦事處,拓展在中東、中亞、非洲、拉美等地區的投資業務。
絲路基金:促成跨國基金成立 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另一個「一帶一路」的金融好幫手就是絲路基金,它是一個以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運作,並通過以股權為主的多種投融資方式。
絲路基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項目,確保中長期財務可持續和合理的投資回報。
由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共同出資成立的絲路基金,以「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雙邊多邊互聯互通提供投融資支持,促進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它的成績同樣出色。截至2023年6月,已累計簽約75個投資項目,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諾投資金額約220.4億美元。
絲路基金的規模已擴張至400億美元與1,800億元人民幣,並且促成了中哈產能合作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數個跨國基金成立。
香港如何積極參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
香港向來是外資進入內地、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可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和地區提供金融服務。
那麼,香港加入亞投行、積極與絲路基金合作,對香港及對「一帶一路」倡議來說,是怎樣「雙贏」呢?
香港是在2017年3月成為亞投行的新成員,憑藉「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成熟穩健和流動性充裕的金融市場,以及大量具國際經驗的頂尖金融人才,將可協助籌集資金,為不同基建項目融資。
而對香港來說,加入亞投行後,透過提供金融及專業服務支持其運作,一方面能夠進一步發展本地金融服務業,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亦有助促進香港與其他亞洲經濟體的互聯互通及經濟合作,以及有助鞏固香港的聲望及信譽。
至於絲路基金方面,香港金管局在2023年11月與絲路基金簽訂共建「一帶一路」投資平台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成立「一帶一路」投資平台,並分階段向平台共同出資不超過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其他貨幣。
在首階段,雙方將成立總額不超過10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的「絲路香港旗艦影響力基金」,重點投資能源轉型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項目,並拓展環境、社會和治理相關主題的投資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需求大量投資,對外界而言就是開拓新市場的好機會。金管局與絲路基金合作,就能夠發揮各自在資金、資訊、技術與管理上的優勢,共同尋求境內外投資合作機會,同時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