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篇|傳統文化怎樣「活」起來?

編輯︰聞華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十四五」不僅為經濟發展、創新科技等重點範疇謀篇布局,同時圍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亦有不少著墨。「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文化篇,就透過數據和實例來進行解讀。 

  本文為文化篇的第二篇文章,主要聚焦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發展。

 

十四五文化篇|甚麼是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的概念,源於18、19世紀發生社會巨變的歐洲,最開始是指歷史遺留下來的、能夠展示輝煌過往的物質載體,例如遺址、建築、壁畫、藝術品等等;後來拓展至「非物質」範疇,包括表演藝術、節慶儀式、傳統技藝等等。

十四五文化-福州世界遺產大會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於2021年在福建福州舉行,「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作為中國當屆唯一的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3年9月,中國共有57項世界遺產。(圖片來源:Getty)

      文化遺產對每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都是無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維繫着民族的精神血脈。怎樣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融入現代社會發展和文明建設,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

十四五文化篇|「數字故宮」的啟示

      北京故宮,是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亦是博物館界的「超級網紅」,被視為傳統文化「活」起來的典範。

十四五文化-故宮直播
北京故宮博物院,近年將數碼科技融入傳統文化傳播,2020年因疫情閉館期間,開啟網絡直播,令網友身在家中,亦可暢遊故宮。(圖片來源:Getty)

      故宮博物院自2001年啟動數字故宮建設,將3D掃描、AR、VR、AI等最新科技融入文化遺產保護,目前「數字文物庫」藏品已超過10萬件(套),網站、APP訪問量超過10億次,早在2017年的文創年收入已突破15億元人民幣。

十四五文化-故宮APP
目前「故宮出品」系列APP共有10款,截至2020年11月,當中最受歡迎的「每日故宮」和「故宮展覽」APP總計訪問量超過8億次。(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故宮與高校、科企聯合推動的項目「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數字孿生關鍵技術研究與服務示範」,已成功申報為「十四五」規劃重點研發項目。

十四五文化篇|推動傳統文化「兩創」建設

      中國近年愈來愈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包括構建傳承發展體系、加強文物保育利用、建設國家文化公園,以及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等4大重點。

十四五文化-圖表1
(當代中國製圖)

      此後出台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等文件,對此作了更詳細的闡釋。

十四五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現有23個重點項目。(當代中國製圖)

      中國自2019年起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現有23個重點項目,主要在記憶、傳承、創新、傳播四個方面「用心機」,包括典籍出版、文化溯源、運用科技力量提高傳承水平等工作;計劃到2025年時,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延續中華文脈。

十四五文化-考古中國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當代中國製圖)

      在文物保育利用方面,繼續實施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工程等,加強文物科技創新,計劃到2025年時,文物科技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率達到10%,文物科研人員超過4.1萬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增加到30處。

十四五文化-文物目標
當代中國製圖

十四五文化篇|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中國於2017年首次提出建設國家文化公園,集保護、傳承、教育、旅遊、科研等功能於一體。

十四五文化-大運河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3個部分,各省市正在建設中。圖為浙江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圖片來源:Getty)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預期到2025年,基本完成這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令相關重要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利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非遺」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世界級非遺43項,國家級非遺1,557項。

十四五文化篇-非遺進校園
內地「非遺進校園」活動遍地開花,江西吉安的長塘鎮中心小學,近年每周都會開設剪紙課,每年舉辦一場剪紙藝術節,圖為學生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十四五」規劃提出完善非遺「數據庫」,建設30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延伸閱讀:十四五文化篇|「中文熱」席捲全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維和部隊

改革開放|從5名觀察員到逾5萬人次部隊 細說中國「藍盔部隊」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中國鐵路冷知識之三|鐵路車次有講究 為何同一趟列車有兩個編號?

盤點|中央三次贈港國寶大熊貓 重溫可愛瞬間

2:15

「熊臉識別」野生大熊貓 高科技守護中國國寶

四川大熊貓基地

四川「追貓」攻略!盤點3大熊貓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夥伴們

1:47

1800隻大熊貓

十大中國瀕危動物:「最可愛國寶」大熊貓

邊「玩」熊貓邊讀書?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正式招生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是「最有趣筍工」?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行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2003年12月20日
西鐵線

香港西鐵線正式通車

冬至 是冬天開始還是結束?

  冬至,很多人以為是冬天到來,實際卻是「冬天到此為止」的意思。

  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人重要的節日之一,一家大小會提早下班回家吃豐盛的晚飯,團團圓圓,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為甚麼呢?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日照最短、黑夜最長。過了這天,日照時間開始逐漸增長,古人認為...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