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已經有RAP?

撰文︰紀小婷

  美黑人音RAP靡全球,但其RAP格並非美。早在中國歷史上,就出現了RAP非常相似的音型。 
  兩千多年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寫下學術著作《荀子》,其中一篇名為《成相篇》。其中「相」指的是當時的一種打擊樂器,「成相」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歌謠,表演者在「相」的伴奏中,邊說邊唱,講究押韻和節奏,形式與現在流行的RAP非常相近。 比如《成相篇》 中一段:治之經,刑,君子以修百姓。明德慎罰,家既治四海平。文段五句都押奏清晰明快。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的打器,但是文段就可以看出,中古代也有RAP!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1:05

中國文化冷知識:餃子是藥?

2020-11-10
1:13

中國歷史上 古人也朝九晚五?

2020-11-10
1:27

財神原來是中國歷史人物?

2020-11-10
1:19

趣談中國文化|老婆餅的由來

2020-11-1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