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15
石澳、跑馬地、維多利亞港......這些意境非凡的香港風景畫,全都出自一位小輪公司職員手筆——他的名字叫呂壽琨,一位將東方傳統水墨糅合西方抽象線條的藝術家、香港以至當代中國新水墨運動的先驅,甚至英女王都授勳予他,表揚他在藝術方面的貢獻。
新水墨運動先驅呂壽琨 對當代藝術貢獻良多
論價值,呂壽琨的畫不算賣得很高價錢;論名氣,他的弟子靳埭強、王無邪等或許比他更為人熟悉;但論對當代中國藝術的貢獻,呂壽琨絕對值得在歷史留名。他的作品洋溢濃厚的本土氣息,也凸顯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魅力所在。
呂壽琨自幼臨摹國畫名作 1948年遷居香港
出生自書香世家的呂壽琨,1919年在廣東出世,父親呂燦銘是畫家,經營古董書畫店。呂壽琨受父親薰陶,自幼愛繪畫,並靠臨摹國畫大師的作品,建立起紮實的筆功。
1948年,呂壽琨隨家人南下香港,在油麻地小輪公司任職稽查員。營役的點票生活,未磨蝕他對繪畫的興趣,反而身處碼頭,讓他對群山和海港有了細膩的觀察,慢慢對香港山水以致城市景觀產生獨特興趣,一有時間便到處寫生,以精湛的筆墨技法,留住50至70年代的香港情懷。
受西方文化影響 呂壽琨畫作由實轉虛
呂壽琨早期的畫作遵從傳統,畫風較為寫實;來到香港後,受西方文化影響,風格轉趨抽象。
延伸閱讀:吳冠中如何由工科生蛻變藝術大師?
呂壽琨愛看外國雜誌 借西方藝術探索文化本源
跟隨呂壽琨習畫兩年的當代水墨大師王無邪形容,呂壽琨好學,不時到英國文化協會的圖書室翻看外國雜誌;雖然對英語一竅不通,但無阻他對藝術追尋的熱誠,經常拉着朋友翻譯,自己則在旁做筆記。
其中英國畫家威廉.泰納(J.M.W.Turner)對他影響較深。呂壽琨認為,泰納對光影的描繪與捕捉,與國畫講求意境相似,並曾以水墨技法臨摹泰納的油畫名作《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這段經歷,亦成為他探索水墨藝術的新起點。
呂壽琨以中國筆墨實驗 展現西洋畫風
呂壽琨相信:「藝術貴乎創造,只有創造才新。但最新的,多源於最舊,最低限度必曾守舊的影響。」
1960年代,呂壽琨孜孜不倦進行水墨實驗,嘗試以中國筆墨展現自己所理解的西方現代繪畫,無論畫的佈局、空間處理、幾何線條的運用,都強烈地帶出中西文化融合的取向。對呂壽琨來說,臨摹是創新的基礎,如同「拆開一幅牆,再由一個一個磚砌成一幅牆」,認為藝術家必須掌握當中技巧才能創新。
延伸閱讀:岳敏君如何以「笑容」顛覆當代中國藝術?
「禪畫」系列 成呂壽琨藝術生涯突破
後來呂壽琨創作的「禪畫」系列,更成為他藝術生涯的突破。他曾經說過:「我不是因為知道有抽象派,然後就去寫抽象。我本於中國畫道精神,求個人絕對自由的表現。」
呂壽琨筆下的襌,超然物象,但本質是源自對生活的感悟和觀察,將自己所體會的哲學、佛學,以及對中國筆墨的沉澱,傾注畫作當中,然後內化為深具表現力的抽象線條,讓觀眾思考自己與自然的關係,從而認識未來與未知的大千世界。
在呂壽琨引領下,香港藝術界在1960至70年代掀起一場立於傳統、敢於創新求變的水墨運動;同時間,香港在六七暴動之後,因應社會環境和政策轉變,開始形塑出獨有的本土價值與身份認同。
新水墨運動的興起,正好折射出香港新一代在中西文化交融之處、傳統創新衝擊之間、社會與自我角色之中作出的思考與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