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逝世|音樂才子自學成材 健康養生卻難戒「壞習慣」

撰文︰黃皓頤

  音樂才子方大同病逝,令無數樂迷心感惋惜。

  方大同在香港出道,為何會主力唱國語歌?為甚麼這位「華語樂壇R&B才子」會自小鍾情R&B?還有,他不煙不酒、長年茹素,卻有一個難以戒掉的「壞習慣」,為甚麼?讓我們回顧方大同的成長音樂路,找出答案吧。

方大同名字由來 跟巴哈伊教中心思想相關

  先由方大同的名字說起,他為何叫「大同」?莫非為他改名的外公,想他實現「世界大同」?

  方大同曾透露,他的名字源自巴哈伊教,舊稱大同教。在他出生時,外公雖然不是巴哈伊教信徒,但很喜歡它的中心思想,因為巴哈伊教的信徒都相信世界大同,就是「世界僅一國,萬眾皆其民」,所以,外公為他命名「方大同」,就包含了這個特別的意思。

  事實上,方大同曾直言,希望藉着自己的音樂向人們傳遞正面信息,令世界變得更好。

方大同自學教育和樂器 生活重心離不開音樂

小時候的方大同,已受到擔任鼓手的父親薰陶,鍾情音樂。
小時候的方大同,已受到擔任鼓手的父親薰陶,鍾情音樂。(網上圖片)

  方大同是獨生子,父親是美籍華人鼓手,母親是香港人,從事英文教育工作,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方大同曾在上海和廣州居住成長,14歲才搬到香港定居。

  也因着這個成長背景,方大同自小在家自學,及修讀美國函授課程至高中畢業。他曾形容小時候的家教十分嚴格,不能收看電視節目,後來也只能看兒童教育節目《芝麻街》。他父親也不會隨便購買玩具給他,他能玩的就只是樂高砌積木。

  他自小受到父親薰陶下,鍾情音樂,尤其愛聽R&B,這也是影響到他日後愛上R&B的原因。他15歲自學結他、18歲自學鋼琴,平日的生活就圍繞着音樂,就是練鋼琴、聽歌和唱歌。

  延伸閱讀:香港第一位偶像 「情歌王子」陳百強 開創廣東歌浪漫時代

方大同由出生已不吃肉 父母皆是素食者

  方大同長年茹素,也是受到父母的素食習慣有關,所以方大同自出生起不曾吃肉,就是食素。

  至於一般小朋友最愛吃的零食,方大同也沒有吃過,他曾表示,小時候的飲食是受到父母的嚴格限制,甚麼快餐、糖果和朱古力等都未嘗一口。雖然想吃,但方大同倒沒有「破戒」,長大後也不會想吃,更覺得能夠注重健康是一件好事。

方大同健康養生 卻搣不甩「熬夜」壞習慣

方大同以華語唱出R&B,低沉而溫暖的嗓音、極佳的節奏感,是很多80、90年後的集體回憶。
2019年方大同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演唱會,唱出多首大熱歌曲。
2012年,方大同在廣州舉行《15巡迴演唱會》,請來好友薛凱琪合唱經典歌《四人遊》。

  長大後的方大同,不單一直茹素,也不沾煙酒,平日不喝咖啡及其他飲品,只會喝清水,相當注重養生。可是,這個健康人,卻偏偏有一個未能戒掉的壞習慣——「熬夜」。

  為甚麼?因為方大同對音樂的投入程度非常瘋狂,每當他製作唱片專輯時,常常通宵達旦地持續工作,有指每天只睡4小時。方大同曾表示,外國歌手做專輯花約二年半,自己每年推出一張專輯,若想保持相若的唱片質素,就要壓縮時間,也就是日以繼夜地拼搏工作了。

方大同唱國語歌出道 無阻奪樂壇頒獎禮男歌手金獎

方大同奪得2008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
方大同曾6次提名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並最終2017年憑《西遊記》專輯拿下獎項。

  方大同於2005年在香港出道,但他推出的歌曲都是國語歌,為甚麼不唱粵語歌?這大抵跟他的家庭成長背景有關。他最初學的是英語和普通話,之後才學會粵語。有指,他對國語發音有深入研究,尤其情感的表達、歌詞咬字上,都力臻完美。

  縱使方大同之後在香港生活,仍然熱愛國語歌,另一方面他對唱粵語歌總是擔心表達不足。如此,他最終選擇以國語歌加入香港樂壇,仍然大受樂迷喜愛,獲獎無數。

  2008年,方大同奪得《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叱吒樂壇唱作人金獎及叱吒樂壇作曲人大獎,是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出道年資最淺(3年)的得獎者,也是首位全年只有國語歌上榜而成為金獎得主的男歌手。

  除了香港,方大同在台灣樂壇也創出一番成績,曾經6次提名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並最終2017年憑《西遊記》專輯拿下第28屆的獎項,成為繼張學友及陳奕迅之後,第三位獲得該獎的香港男歌手。

方大同推出繪本系列《艾美夢遊》 傳遞教育理念

方大同推出《艾美夢遊》兒童繪本系列,期望小朋友能開闊眼界,增強探索事物的能力。
方大同推出的《艾美夢遊》繪本系列,有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三個版本。

  除了音樂,方大同於2017年底曾跨界推出兒童繪本圖書《艾美夢遊》系列,並為繪本創作主題兒歌,傳遞教育理念。

  這跟方大同從小受到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母親影響有關,他秉持着母親在兒童教育上提倡的3Q-IQ(智商)、EQ(情商)、VQ(德商)結合為教育核心的理念,期望為小朋友帶來豐富的閱讀與音樂體驗。

  方大同花了四年時間,自資六位數字製作的《艾美夢遊》系列,他投入設計故事概念、設計角色、出書及戲唱,又請來西班牙畫家繪圖,盡心盡力希望小朋友從中得到啟發,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勇敢探索,也培養同理心,關愛別人。

  延伸閱讀:逝去的樂壇搖滾樂代表人物 黃家駒xBeyond 音樂路上二三事

方大同最後的話 繼續懷抱夢想成長進化

  2025年2月21日,方大同離開人世。他的家屬以悼念卡記下方大同最後的說話:「時間不等人,隨着年齡的增長,更能深入理解時間的現實與虛幻。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轉折和挑戰,但我認為我們的目標之一應該是以雅致得體的態度去走完生命之路。」

  又寫道:「祝你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懷抱夢想,持續努力,成長進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感謝方大同留下來的膾炙人口金曲,還有傳遞教育理念的繪本童書,他的歌聲、他的正能量思維,讓我們銘記於心。

 

惠英紅《長輩》、《心魔》、《幸運是我》

惠英紅首位打女影后 由好功夫到好演技膺三屆金像最佳女主角

2025-03-0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中國計算機之母」 夏培肅的永恒傳奇

2022-10-29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2025-04-09
中國經濟-中國上海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只有把中國變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2025-04-06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鼓勵西方年輕人到中國 認識中文 建立未來資產

2025-04-04
1988年4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蘇聰奪奧斯卡

中國人首次獲奧斯卡獎

「賓虛」和「趁墟」

  形容場面人山人海,熱鬧非常,老一輩的香港人,會以「賓虛咁嘅場面」來形容。你聽過嗎?是如何產生的呢?

  「賓虛」,在廣東話中有人山人海、場面宏大的意思。

  這個說法有說是源自於1959年出品的美國電影Ben-Hur,這電影中文譯名叫作《賓虛》,「賓虛」這個詞,其實是戲中主角的名字。

  這套電影在上世紀50年代上映,由於當時沒有後期特技,所以在場面上需要採用特大製作。製片公司動用超過萬名臨時演員上陣...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