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二分明月」是將明月平分?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有個成語叫做「二分明月」,有人根據字面意思,以為說的是將月亮分為兩半,這是不是正確的呢?

  成語「二分明月」是出自唐.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意即形容天下的明月有三分,而揚州獨佔二分,比喻揚州的繁華鼎盛,而不是指將明月平分。

  到底古時揚州有多繁華,因而能佔「二分」呢?揚州這名字由來歷史悠久,但最初揚州並不是指現今的江蘇省揚州市,據《尚書.禹貢》載,揚州是天下九州之一,而且區域甚廣,包括淮海、江南一帶,後來多個朝代亦將揚州設置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都城。

  至隋朝統一後,歷史上的揚州才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基本統一,隨後隋煬帝更特地開鑿運河以便遊覽揚州。

  唐朝至清朝,揚州更成為運河要道,南北交通必經之地,萬商雲集,由此可見揚州自古便是一個繁華富庶的地區。

  後來,成語「二分明月」從《憶揚州》中演變而來,並用作借指揚州。至今,這個成語常用作指某地景象繁華或比喻人才薈萃,也可用作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趣談中國文化|「三教九流」是哪三教哪九流?

2022-07-02

趣談中國文化|「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2022-06-22

趣談中國文化|成語「口不二價」源自一位隱士?

2022-05-28

趣談中國文化|「二百五」源自一宗刺殺案?

2022-05-2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