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時代|90後女生 用微觀視覺探索植物世界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人不能住鴿子籠,必須腳踩泥土、日曬雨淋,這樣可能辛苦,但不容易抑鬱。」講這句話的,是熱衷於穿梭山林、拍攝菌類的90後女生周晴烽。她用微距鏡頭和延時攝影記錄菌類的生長過程,並以「曳尾菌」為名將影片上載至網絡。在她的影片中,各種菌類「翩翩起舞」,展示了一個精彩絕倫的微觀世界,周晴烽亦因此成為了擁有百萬fans的科普類KOL

拍攝菌類成長過程 90後女生成科普KOL

  周晴烽畢業於大學的藥學專業,原本在上海一間醫藥企業工作。不過她從小就鐘意觀察自然生物,幾年前更迷上觀鳥,跑遍了上海各個郊外,拍攝各種林鳥、水鳥、海鳥。

  有一次,她偶然從朋友相機裏看到一種奇妙生物,生長過程中顏色從白到紅再到黑,最後才慢慢綻放。在知道這是黏菌後,周晴烽一下子對這種神奇的小植物入迷了:「它的生長不挑地方,只挑氣候。不管在哪裏,下一場雨,長出甚麼都有可能,我一下子就愛上了。」

KOL曳尾菌01
KOL曳尾菌是90後女生,沉迷於菌類的她經常背上裝備到郊外山林中拍攝,她用鏡頭展示了鮮為人知的微觀世界。(網上圖片)

  其後,周晴烽就踏上「尋寶」之旅,常年穿着防水風衣,帶上微距鏡頭和相機四處觀察。朽木、腐葉、石堆、泥塘甚至動物糞便,她都會仔細辨認,從中尋找自由生長的菌類。

  為了近距離持續紀錄菌類的生長,她更帶回不少枯枝敗葉在家中培養。棍棒狀的鵝絨菌、會「越獄」的多頭絨泡菌、像黃色掛面的煤絨菌……對她來說,這些都是精彩的小小世界。

KOL曳尾菌02
KOL周晴烽拍攝了成千上萬的菌類,有觀眾評價她「好厲害,可以發現這麼美的小生命」。(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KOL時代】綿羊料理:自家小廚房 挑戰高難度美食 

KOL周晴烽:做到極致就無需擔心生計

  拍攝一條菌類影片,短則幾周,長則幾月,非常需要耐心。但周晴烽並不心急,堅持一步一個腳印,仔細記錄每一株菌的成長。「世界上有很多菌,真菌有1,300多萬種,已知的不到10萬,而我拍攝的不到1,000,拍不完,也拍不膩。」周晴烽說。

KOL曳尾菌04
在人人都有機會成為KOL的時代,周晴烽透過向大眾展示神奇的微觀世界在網絡上贏得關注。如今她已辭去工作一心一意經營KOL事業。圖為周晴烽bilibili主頁。(網上圖片)

  今年3月,周晴烽在南京舉辦了一個微生物藝術研究展,展示自己拍攝的微觀世界,同時將收益用來捐助貧困山區的兒童。除了影片、圖片,還展出了很多菌類實物標本,觀展者絡繹不絕,受歡迎程度讓周晴烽感到難以置信。

KOL曳尾菌03
為了完整記錄菌類生長過程,KOL周晴烽通常一條片要拍攝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她有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在這個注重效率的社會中更顯珍貴。圖為周晴烽所拍攝菌類。(網上圖片)

  為了更好地拍攝影片,周晴烽辭了工作、搬了家,專門搭建培養菌類的實驗室,專心做KOL與菌類打交道。她說:「任何事做到極致,生計問題不用操心,更能充實地生活,我現在特別快樂。」相信憑着這份極致精神,她會將更豐富更精彩的微觀世界帶給大眾。

  延伸閱讀:【KOL時代】深圳15歲天才少女 原創歌曲吸百萬fans

相關標籤
KOL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爸爸」的由來

  大家會怎樣稱呼自己的父親?

  「父」: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成的,意思是一雙拿着工具的手。至於拿着甚麼工具則有兩種說法:一、棍棒,用以管教子女;二、斧頭,代表勞動工作,兩者都反映父親在家中的角色。

  「爸爸」:由「父」與「巴」結合起來,「巴」意為「附着」、「黏着」,形象地描繪孩子爬到父親背上、黏著在父親腿上的情景。1945年,上...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