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建築師王澍 叛逆視覺建構中國

撰文︰華思齊

  王澍或許是當代中國最叛逆的建築師讀書時,恃才傲物,寫了一篇論文,批判當時中國建築界,結果沒拿到學位,後來才獲補發畢業了,改革開放,同業把握機遇,破舊立新大興土木發大財,他卻放棄康莊大道,退隱江湖,聲言不欲「禍害」世界 復出後,伯樂賞識,設計美術校園,沒按大眾口味興建打卡熱點,反而設計了一組隱沒山林、連專業攝影師都說難以拍攝的校舍   

  他是王澍,當代國第一個獲頒「建築界諾貝爾」普利茲克獎的人,一位用叛逆視覺建構的當代中國建築師 

改革開放 建築盲目複製歐美 王澍不認同

  改革開放後,中國建築天際綫出現很大變化,平房消失,高樓取代,人們渴望改變,對西方一片嚮往,期望把歐美現代化一套複製過來   

  曾經,王澍對此感到絕望、憤怒,批判又批判。可是,批判了又怎樣?批判掉有什麼可以取代?因為想不通,所以選擇隱退 

  直至,他聽到自然和傳統的呼喚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巧妙地融入園林,建築按山水地勢傾斜扭轉。(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巧妙地融入園林,建築按山水地勢傾斜扭轉。(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王澍建築風格樸素 緊扣生活

  1997年,王澍重出江湖,與太太陸文宇建立「業餘建築工作室」,以實驗方式從小型項目入手,透過建築演繹城市與鄉土的結合。於是有了後來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寧波美術院等劃時代的當代中國建 

  王澍曾經說過:「我不做『建築』,只做房子。」傳統中國建築講究人與自然之間的互相尊重,房子之於建築,更樸素、更緊扣生活、更具人文氣息,蘊含深厚的歷史根源 

  延伸閱讀中國首位普利茲克獎建築師 王澍:榮譽與妻子共有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融入環境,盛載記憶。這是他希望做到的2006年他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象山校區,正是城市與自然共存的體現。校舍選址在基建不足的杭州南部群山邊緣,保留原有農地、魚塘及溪流,把建築巧妙地置入園林,按山水地勢傾斜扭轉,甚至把北宋名畫家李公麟《山莊圖》的意境併入校園,體現天人合一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巧妙地融入園林,建築按山水地勢傾斜扭轉。(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巧妙地融入園林,建築按山水地勢傾斜扭轉。(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王澍寧波博物館 回收舊磚碎瓦砌牆 穿梭歷史

寧波博物館使用附近村莊拆卸的廢磚瓦興建。(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寧波博物館使用附近村莊拆卸的廢磚瓦興建。(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其後設計寧波博物館,從已被拆卸村莊回收了600多萬塊不同朝代的青磚、龍骨磚及碎缸瓦等,拼砌成24米高的瓦爿牆,同時運用具江南特色的毛竹,製成特殊的清水混凝土牆,穿梭歷史的設計,在高樓環繞的寧波「小曼哈頓」看來,又是另一種反叛 

  「中國的建築直接表達我們的文化。一個沒讀過書,不了解儒家經典理論的人,只要住在傳統的院落中,哪怕是個瞎子,踩腳去摸走一遍,也會知道人在天地中生活基本的禮儀佈局。王澍不是反叛,只是單純想用建築講一個地方故事罷了,同時亦對當代中國建界作出深遠影 

寧波博物館既使用了舊磚瓦興建(建築物下半),同時運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製成特殊的模板清水混凝土牆(建築物上半)。(網上圖片)
寧波博物館既使用了舊磚瓦興建(建築物下半),同時運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製成特殊的模板清水混凝土牆(建築物上半)。(網上圖片)
瓦爿牆是一種寧波民間的傳統建造技術,可以使用多達80種舊磚瓦混合併砌築牆體,是一種高超的技術。(網上圖片)
瓦爿牆是一種寧波民間的傳統建造技術,可以使用多達80種舊磚瓦混合併砌築牆體,是一種高超的技術。(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型格建築|名建築師貝聿銘親手打造 蘇州博物館新館「別出心裁」

2:30

當代中國藝術家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家族社會與歷史的時代觀景

2020-11-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1997年4月24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邊境裁軍協定

中俄哈吉塔五國簽署邊境裁軍協定

受人二分四  

  「受人二分四,做到索晒氣!」相信這兩句話也是不少香港打工仔心聲,作為「全球最累城市」排行榜長期穩佔前列位置的城市,香港人每周工時長也常見。工時長,又要受老闆氣,無非就是為了薪水。

  「受人二分四」是一個廣東俗語,意思就是受僱於人,當中又有打工時吃苦的含義。那麼,「二分四」是怎樣的一道算式?

  「受人二分四」的說法,始見於廣州茶樓。

  在清末時期,廣州的茶樓生意相當興旺。由於客人多、生意好,因此酒樓需要聘用大量雜工,而他們的月薪大約為1元。當時1元即是1個銀元,1個銀元重七錢...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