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德國人阿福 推動中國文化交流

撰文︰郭曉陽

  擁有一個圓滾滾的身材,配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德國出生長大卻在中國成為網絡紅人,阿福的經歷不能說是非常特別,但絕對是近年中國文化與外國交流的典型例子。除了拍攝自己在當代中國的生活點滴,出書分享與岳父的關係,更重要是阿福經常推動善心活動,讓大眾看到一個更有正能量的當代中國社會。

到復旦學習中國文化 遇上愛情定居上海

  阿福原名叫Thomas,老家在德國的農村,位置偏僻而且生活節奏很慢,但他卻在6年前定居上海,全因在高中的時候選修了一科「中國文化與中國語言」,有機會在2007年前往中國作交流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被中國的熱鬧氣氛所吸引,而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

  高中畢業後,阿福在德國的銀行工作,但阿福在工作期間忘不了有趣的中國文化,結果就辭去做了3年穩定但枯燥的銀行工作,下定決心進修中文。然後,他考進了德國的波鴻努爾大學修讀東亞經濟和政治,並且進修中文,其後又參加了上海同濟大學為期兩個月的語言學習課程,到了2013年,他在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幫助下,參加了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流學習活動,到中國深入學習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經常分享和自己的岳父的一些生活細節,襯托出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的差異。(網上圖片)

  而就在復旦大學學習的時候,他遇到了自己未來的太太朱莉,兩人相戀,最終阿福決定決定在上海。

  一開始的時候,阿福只是希望學習中國文化,後來對中國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他覺得中德的文化差異,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希望自己能夠在中德文化交流上做一些貢獻。

  在2016年,阿福第一次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傳了首個短視頻,在視頻裏,他扮演了自己的岳父、岳母,演繹自己在中國家庭遇到的一系列中國文化難題。自此,阿福的視頻就圍繞著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並記錄下上海的傳統和變化。

  阿福雖然是一個外國人,但有兩個原因,令他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首先,他的視頻內容都是圍繞中國文化,非常真實,而且生活化。其中,在2019年上海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之後,阿福特地拍了一個視頻,是在人民廣場上向大眾宣傳垃圾分類的措施及重要性,讓他不僅是一個視頻博客,更是一個生活化和人民關懷的記錄者。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還出版了一本書講述自己和岳父的相處,書本更有德文版,讓更多外國讀者可以看到。(網上圖片)

  另外,他的視頻不但是講中國文化和日常生活,還有更多溫情的內容。包括他按照自己減肥的公斤重量,轉化成買多少公斤的食物,贈送給社會上的基層工人,例如《瘦了50公斤以後 送了50公斤的小龍蝦給建築工人》、《瘦了30公斤以後 送了30公斤的豬肉給環衛工人》等的系列,都充滿了正能量,並提醒大眾應該更多關注社會上的辛勤付出的勞動階層。

推動中國文化交流 讓外國人認識當代中國

  作為一個外國人,阿福最重要的是將中德文化的交流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例如他曾經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信,希望德國能夠仿效中國建立手機支付系統、還有他曾經受邀在德國總統訪華的時候全程陪伴、德國退役球星馬圖斯來華活動的時候作為翻譯並帶他認識中國等等,都成為他為中德交流的重要成就,也讓更多外國友人了解當代中國的變化。

  學習一種語言並不簡單,要融入一種文化就更困難。阿福曾經許願,在中德文化交流上,希望可以做更多,幫助兩地拉近關係;而對於上海,阿福則坦言上海就如同是自己的第二家鄉,希望通過拍攝視頻,分享生活,讓更多的正能量發光,令上海這座城市更溫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還會參加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動,為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的互動做貢獻。(網上圖片)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2:30

當代中國藝術家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家族社會與歷史的時代觀景

2020-11-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18小時前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18小時前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中國經濟-中國上海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只有把中國變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2025-04-01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