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回大地,细雨纷飞的日子又来临了。古时有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这样的天气,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这首诗的全文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 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细雨。诗句中的“沾衣欲湿”形容细雨如丝,轻轻沾在衣裳上,似湿未湿,给人一种朦胧、细腻的感...
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指每个时代有杰出的人才涌现,让这个非凡的时代继续辉煌下去。 举例说,这支由一群青年人组成的乐队红遍香港,受欢迎情况远远超越以往的乐坛巨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要少看年青人啊! 原文来自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内容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过长时间传诵,至今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反而代代也有具备才能的...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有些富有的人外表风光,但内里却缺乏品德修养,我们会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他们。这个金,原来并不指我们所认识的“金”。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此话来自明代刘基《卖柑者言》一文。卖柑者所卖的柑,外表看起来很味美,但剥了柑皮,内里却很乾涸甚至腐烂,那些柑只是外表好看,内里却腐烂到不能吃。 作者借由卖柑者说的话,讽刺当时官员不能替百姓谋福祉,让百姓陷于水火之中。 “金玉”比喻华美;“败絮”指破烂的棉花。此话意思...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二句出自南宋诗人夏元鼎 《绝句》,原文是“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崆峒指位于甘肃省的崆峒山,湘湖位于浙江杭州市。为了追求真理,由甘肃崆峒山寻访到杭州湘湖附近,路途辛苦。可是,愈想从万卷诗书中寻找答案,愈难得到,更因此变成书呆子。吊诡的是,以为即使把坚固似铁的鞋子都踏破,仍一无所获之时,欲寻求的目标,却竟毫不费劲地出现在眼前。 急欲想要得到的人、事、物或答案...
聪明反被聪明误 形容有人自以为做了精明的事,却因此惹上了祸,会用“聪明反被聪明误”形容。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东板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仕途坎坷,一生被贬八次,到后来遇上王朝云,与朝云生下了一名儿子,取名“洗儿”。 他写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但我自己一直被聪明耽误;所以我希望孩子愚笨,能无灾无难升...
每日一词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