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爷“爱你一万年”东北话怎么说? 以下这段话用广东话说出来你一定晓得,现在用东北话说,试试能否猜到? “曾经有一份贼拉子纯的爱情,搁在俺跟前,俺没咋当回事,直到整没了,俺才发现,世界上最憋屈的事也就这样了。如果老天爷再给俺一个机会,俺愿意对那个姑娘说:俺稀罕你!如果非要给这件事整个年头的话,俺希望这个年头是一万年!” 贴士如下: 东北话“贼”不是解作盗窃,而是非常、十分、相当的意思;而“拉子...
京兰腔“煞”气腾腾? 有一种方言,与普通话有不少类似之处,那便是甘肃省兰州的兰州话。 由兰州话衍生出来的就有“京兰腔”。“京兰腔”基本发音与普通话相同,只以兰州俚语嵌入普通话而形成一个腔调。 兰州人说话之前习惯带个“mu”音,如一个人受了委屈来倾诉,另一个人听了常会这样说:“mu你不会这样这样这样说?”又或是“mu你不会这么这么这么做?” 兰州话还甚具“煞”气,在句末常加一个...
京油子 卫嘴子 保定府的狗腿子 北京、天津、保定是古时天子脚下的三个主要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称,应该称为“北京城、天津卫、保定府”。 明、清以来定都北京,不少达官贵人居于此地,这些达官贵人当然不好惹,久而久之练就出北京人比较世故、圆滑的特性,于是便有“京油子”的称号。 天津人脑筋灵活,嘴巴乖巧。过去相声演员先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才敢放开手脚闯荡江湖。天津人说话诙谐,幽默,因而得出“卫嘴子”的称号。 而“保定府的狗腿子”,...
好眉好貌生沙虱 “好眉好貌生沙虱”是一句广东俗语。“好眉好貌”、样貌端正的君子却“生沙虱”,比喻看似正人君子,但实际问题多多,并非好人,相等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沙虱是一种虱子之中体积最小的,沙虱进入皮肤会引起疾病。广州方言词典记录:“沙中小虫,会咬人皮肤。” 这种沙虱也会在番薯上滋生,但通常番薯的表皮看起来完好无缺,看不出有问题。 “好眉好貌”的人“生沙虱”,就像番薯生沙虱一样,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内部却已生病。形容人表里不一,犹如金玉其外,...
碰瓷 香港曾有一则新闻:在一个玩具展览内,一个高价的巨型“天线得得B”公仔被一位小朋友撞倒打破,父母为此赔偿3万多元。事件惹起了“碰瓷”疑云,有网民质疑商家别有用心,故意把易碎摆设于在走道中央,借有人不小心打破而骗财。究竟“碰瓷”是什么意思呢? “碰瓷”是指有人故意制造或者编造被害的假像,以诈骗和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碰瓷”一词原属北京方言,据说源自清朝末年的没落八旗子弟。他们会捧着易碎的瓷器(多是赝品)在街上行走,假装被路人或者行驶中的马车撞倒,并以瓷器破损纠缠对方作出赔偿。后来,“碰瓷”开始泛指此类讹诈行为。 “...
搞掂与搞定 广东话“搞掂”是十分传神的方言,把一个原本不妥当或麻烦的事情理顺。这个词汇进了内地,变成普通话“搞定”一词。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横掂都系”中的“掂”字,就明显是直的意思,相对于横。 “搞掂”后引伸为顺畅、妥当。如在办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个大项目,同事们会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农历新年期间,年轻人会以“掂过碌蔗”来互相祝贺,寓意万事胜意,事事顺景。“掂过碌蔗”其实是来源于岭南文化的一些习...
埋单与买单 在香港食肆尤其大排档用膳完毕后,客人会大喊伙计“埋单”,伙计会走到餐桌前“埋数”,点算吃了食物的数量,然后写下一张“单据”,让客人走到柜台付帐。“埋单”这广东词汇未几进了内地,演变成“买单”一词。 “埋”有收拢、靠拢的意思,所以颗计会走到餐台前点算杯盘,“埋单”就是把消费的帐单收拢在一起,最后结帐。“埋单”有“执埋”以及“开单”两重意义。文学家刘以鬯所著小说《酒徒》(1962)亦多次用上此语:“我吩咐伙计埋单。” “埋单”的书面语是“结帐”。内地本来没有“埋单”一词,但由于“埋”跟“买”...
金坷垃 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个被内地网民大肆嘲笑的广告,推销一款叫“金坷垃”的肥料添加剂,由于广告内容夸张又土气十足,成为内地网民恶搞及揶揄的对象,甚至连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视台也有相关报道,绝对是一代网民的集体回忆。 “金坷垃”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如黄金的坷垃”。坷垃这个词,原是女真语,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坷垃一词融入河南、山东、山西等黄河以北地区各地方言当中。坷垃在女真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团结,作动词用;二是泥土块的意思。随着时间变迁,坷垃成为了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一个土话,通常来形容泥土。 由于上述产...
网络白目 在广东俗语当中,我们会以“反白眼”来形容及表现失望、无奈等,原来在闽南语当中(主要是台湾闽南语),也有俗语与白眼有关,那是什么呢? 答案是:“白目”。闽南语当中的“白目”,与广东俗语的“反白眼”在意思上有颇大分别。“白目”直接的解释就是双眼只有眼白,没有瞳孔的眼睛,也就是有眼无珠的意思。因此,“白目”在闽南语中,会用来形容搞不清楚状况、不识相、乱说话、自作聪明的人。而这种人,往往是最容易闯祸。 还有一个网络用语是由“白目...
抛媚眼 眼睛是心灵之窗,可以流露不同的情感,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是不少人所渴望的,有些人更能用一个眼神就可以颠倒众生,也有不少女生通过眼神传情达意,因而引伸出“抛媚眼”的说法。 所谓“媚眼”,意思就是娇媚迷人的眼睛或眼神。在古代不少文人也将“媚眼”放进文学作品当中,例如隋代诗人的诗《后园宴》中,其中两句是“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另外,唐代文人张祜的诗《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燕窠”也有使用“媚眼”此词。 至于“抛媚眼”,广东话有时称为“抛生藕”,通常...
傻眼 近年很流行迷因图这种网络文化,可是那些图有时会被一些网民说是会让人看得“傻眼”。 “傻眼”就是愣住的意思,多用于表达无法置信的震惊,单从字面就很容易了解到,就是看了就傻了。在广东话当中可能我们较少会说这个词,但在普通话当中这就是一个常用词。 作家马南村曾在其60年代的作品《燕山夜话·从三到万》中用到“傻眼”一词:“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
无眼屎 干净盲 不少人认为过去的事没什么值得留恋,也没什么值得后悔,因此这些人会在一段恋情结束后,将与对方有关的东西扔进垃圾筒内,实行来个“无眼屎干净盲”。 “无眼屎干净盲”这句广东话俗语,是有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至于如何解读这句俗语,坊间流传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据说盲人多眼屎,如果“无眼屎”,便不是真盲而是装瞎,用作比喻对某些事情只当作看不见,是不想过问的意思。 另一个说法是指人有眼屎便会弄得眼睛不舒服,因此没有眼屎的时候,即使是盲也...
仇人见面 分外眼红;恩人相见 分外眼青 足球新闻常会以一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来形容位处同一城市的两支球队的对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句俗语,是指一对仇敌相遇时出现近乎失控的情绪状态。 所谓的“眼红”就是二人都被对方激怒而呈现出来的激动样子,因为人类情绪激动的时候,全身血液运行加快,有可能使眼睛的微丝血管膨胀,令眼白出现红血丝,因而有“眼红”情况。因此,有人便以这个生理反应来形容仇人相见的瞬间,意指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这一句特别多用来形容同一地方的两支球...
食猫面 识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板无故责骂,会说“食猫面”,它的由来是? “食猫面”这句广东话俗语意思是被骂、捱批评,是由“识貌面”演变过来的。“貌面”即是脸色嘴脸,而让人“识貌面”本是指板起脸孔给人看,展露不悦的脸色让对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满。由于有见骂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后来就有人就以“识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评的情境,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识貌面”的谐音“食猫面...
不能见光的猫腻 在广东俗语当中,不少会用上“猫”字,例如“出猫”、“食猫面”、“食死猫”等,原来在北京也有俗语与猫有关的,这就是老北京话中的“猫腻”。 “猫腻”是老北京话,形容偷偷摸摸、不见得光的黑箱操作,也可指是一件事情中的阴谋,就是不能让人知道的事。 对于“猫腻”一词的由来,在北京城内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俗语是来自京城西南面的牛街。牛街是北京市内回民聚居之地,“猫腻”一开始写作“吗儿逆”或“码儿妮”,而这两个词源自波斯语“Ma‘nee””,...
狗口长不出象牙 形容别人口中总说出不好的话,惹人生厌,我们会说“狗口长不出象牙”,这个俗语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原料,产于南方,往来中原的路途遥远,而且山高路险,相当危险,但由于价钱高,利润丰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从事这门生意。 民间传说,有商人为了让旅途更安全,特意养了一只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打劫,狼狗咬伤强盗救了主人。此后,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狗咬狗骨 广东话俗语“狗咬狗骨”是用来形容同伙之间自相残杀,或是彼此勾心斗角。虽然狗喜欢啃骨头,但理应不会无故伤害同类,更不至于咬同类的骨头吧? 广东人用“狗咬狗骨”来形容此行为,所强调的不是残杀、争执,而是强调这是内讧,是同伙间的不和,因而比与异类争执更为残忍。在中国历代皇朝的权力斗争上,有两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门之变”,唐朝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两子的“煮豆燃萁”故...
得劲=爽 夏日炎炎,不少人因天气及潮湿关系而变得懒洋洋,在这样的天气下,除了去游泳消暑外,开着冷气、睡个午觉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若在北方的话,人们便会大呼:“得劲”。 “得劲”是一个流行于华北及东北地区的方言,河北、河南,安徽北部、山东中西部等。有说“得劲”是源自河南的方言,意思是指很棒,舒服.很爽,称心如意,多表示感觉很好的意思。在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二场就曾经有以下的对白:“你愈照顾我,我心里愈不得劲儿。”由此可见,得劲就是舒服的近义词。 除了代表舒服...
狼过华秀只狗 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事用心狠毒,我们通常都会用到凶狠毒辣、残暴不仁等等的形容词,但在广东谚语当中,就有一句既生动又带有同等意思的句子,这句正是“狼过华秀只狗”。 究竟“华秀”是何人,他养的狗又为何会以凶狠而闻名? 据说,从前佛山有一个名为华秀的茶叶商,他的其中一项技能就是斗狗。在他生活的时代,“斗狗赌钱”是闲时的娱乐之一,所以相中一只凶狠的狗某程度而言是可以为自己带来一大笔财富。华秀千挑万选之下,就找到一只相当威猛的狗,为他带来多场连胜。这只“华秀的狗”甚至在街上看到纸老虎也会即时扑上去嘶咬,凶狠无比。 ...
佛山孝子似层层 方言很多时候承载着地方文化元素。广东话有一句俗语叫佛山孝子,歇后语是“似层层”,字面的意思就是“非常神似”、“似模似样”,这句歇后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俗语全句是“阿昆买水头耷耷,佛山孝子似层层”。在珠三角地区,办丧礼注重孝子要负责“担幡买水”,“担幡”即是担起一枝引魂幡,“买水”就是孝子用鉢装水,再用湿了水的毛巾向先人尸体从上至下洗擦三次,用意洗涤灵魂,让他们早登仙界。 相传以前在佛山当地有一个叫阿昆的人,专门为一些没有儿子的家庭提供代客治...
饱死荷兰豆 饿死芹菜头 “荷兰豆”是大家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食材,那“饱死荷兰豆”又有什么含义呢? 《广东新语》就记载了这种起源于西欧的豆:“海丰有雪豆,熟于大小雪时,名寒豆。” 17世纪时,侵占台湾的荷兰人把“荷兰豆”引入台湾,在《台海采风图》中就记载道:“湾豆,种出荷兰国,台人窃种而植。实于春夏,亦实于冬”。 由于“荷兰豆”属于外来菜蔬,价格高企,能吃上“荷兰豆”的家庭都是非一般的,能...
每日一词 你真虎! 祝贺朋友身体健康,会以龙精虎猛来形容,不过,“虎”字并不只有强壮的意思,东北话便有“你真虎!”,意思是傻愣愣,没头没脑的,跟老虎凶猛的形象恰恰相反。 在东北话中,虎是指傻瓜、缺心眼,形容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你真虎!”是莽撞、不经思考地去干,具有贬意。 然而,有些时候,东北话中的“你真虎!”却有第二重含义。如爸爸爬上树为小朋友解下被挂着的风筝,妈妈会说:“你虎啊?爬那么高摔到咋整?”这里的“你虎啊?”包含担心,甚至骄傲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