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澳海水化淡厂试运 占用水量5% 港曾有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厂?

撰文︰华思齐

  耗资超过90亿元兴建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一期,今个月开始试运。水务署署长邱国鼎早前向传媒表示,预计全面投产后将可日产13.5万平方米淡水,占香港每日食水消耗量的5%,食水将供应西贡、九龙东及港岛部分地区使用。

  香港的海水化淡历史可追溯至半世纪前。1960年代香港经常制水,最严峻的时期每4天才派水车供水4小时,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发展,政府不得不循多个渠道思考如何确保供水稳定。于是1970年,便有了香港历史上第一座海水化淡厂落成,拉开食水供应新序幕。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 1975年落成 全球最大

  海水化淡,简言之就是利用能源,把海水中的盐分及杂质隔离,令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

  不少市民应该记得,港英政府曾在屯门青山兴建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该厂于1975年落成时,规模是全世界最大,是一幢划时代的基建。

1970年代港府选择在屯门青山兴建海水化淡厂和试验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该处位于珠江出口,海水的盐份较低,海水相对清澈,转化为淡水的成本较低;第二是有关地点邻近大榄通水糖,方便化淡后的食水送到水塘储存。图片为1973年正在兴建的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图片来源:《点滴话当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1970年代港府选择在屯门青山兴建海水化淡厂和试验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该处位于珠江出口,海水的盐份较低,海水相对清澈,转化为淡水的成本较低;第二是有关地点邻近大榄涌水塘,方便化淡后的食水送到水塘储存。图片为1973年正在兴建的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图片来源:《点滴话当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 1976年供应全港12%水量

  其实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建成之前,港府早在1970年率先于青山道开设一间试验性质的海水化淡厂,借以了解香港海水的水质、成分、盐分含量,研究海水化淡实际遭遇的技术问题。这间厂纯作试验用途,食水从未供应市民饮用。

  及至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1975年投产,由海水转化而来的食水才正式在市面供应。1976年,该厂日产2,700万加仑的淡水,占全港耗水量12%。

  延伸阅读由《72家房客》到《制水歌》 重温香港制水历史

1975年建成的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耗资4.6亿元兴建,价格不菲,比起1972年落成的红磡海底隧道3.2亿的造价贵逾40%。兴建厂房导致政府债台高筑,更可惜是,海水化淡厂6组锅炉功率全开的日子只有不到一时年间,启用几年便关门大吉。(图片来源:水务署)
1975年建成的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耗资4.6亿元兴建,价格不菲,比起1972年落成的红磡海底隧道3.2亿的造价贵逾40%。兴建厂房导致政府债台高筑,更可惜是,海水化淡厂6组锅炉功率全开的日子只有不到一时年间,启用几年便关门大吉。(图片来源:水务署)

港英政府巨额投资海水化淡厂 减低对内地东江水依赖

  拍板兴建海水化淡厂之际,香港早已受惠1965年输港的东江水,摆脱水荒危机,其时港英政府坚持斥资4.6亿元兴建乐安排海水化淡厂,继续在香港觅地建水塘,是希望减低对内地供水的依赖。

  可惜这幢全球最大、造价不菲的海水化淡厂,建成后长期闲置,海水化淡技术未被广泛应用,厂房便被拆毁,消失于历史长河。为什么?

  延伸阅读香港兴建万宜水库 40年来供水不断 摆脱制水危机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63年香港发生严重水荒,港英政府实行制水,由最初每天供水3小时,至后期每4天供水4小时。(网上图片)

石油危机及两伊战争 推高油价 海水化淡成本高

  海水化淡技术未能普及,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当年乐安排海水化淡厂采用的是高温蒸馏技术,海水化淡过程需不断加热成蒸气,隔去盐分,冷却为淡水,过程非常耗能。

  受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1980年的伊朗和伊拉克的“两伊战争”影响,7、80年代全球燃油价格急升,令海水化淡的成本不断上涨。1977年,乐安排海水化淡厂生产每千加仑食水,成本约为9元,但1981年成本已增至38元,比起其他渠道获取食水每千加仑约4.5元的成本昂贵得多。

  延伸阅读香港隧道|兴建狮子山隧道为了解决制水?

全长约80公里的东江水管,横跨中港边境,供水项目当年由周恩来批建。1965年3月1日,东江水正式供港。(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全长约80公里的东江水管,横跨中港边境,供水项目当年由時任总理周恩来批建。1965年3月1日,东江水正式供港。(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内地改革开放 香港前途明朗 东江水供应增

  加上19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香港与内地联系愈趋频繁;同时间中英谈判展开,香港前途明朗化,针对内地输水香港的政治考量降低。考虑到海水化淡成本过高及厂房经常闲置的实际情况,政府索性于1982年关闭海水化淡厂,并于90年代将其炸毁。

  半世纪以来,香港对东江水的依赖日渐增加。1965年东江水刚输港时,仅占香港总耗水量约2成,时至今日已增加至7至8成。随着大湾区经济民生发展蓬勃,食水需求及竞争加剧,港府积极开拓香港食水供应多样性,重启海水化淡项目。

  延伸阅读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78年11月,历时7年、建造费用达13.5亿元的万宜水库刚告完工。万宜水库是目前香港最大水塘,储水量达2.81亿立方米,占全港水塘总容量5.8亿立方米接近一半。(图片来源: Getty)
1978年11月,历时7年、建造费用达13.5亿元的万宜水库刚告完工。万宜水库是目前香港最大水塘,储水量达2.81亿立方米,占全港水塘总容量5.8亿立方米接近一半。(图片来源: Getty)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于1982年关闭,1991年起逐步拆卸,两支标志性、高400呎的大烟囱被炸毁。厂址后来被闢作赤鱲角机场施工后勤基地。(图片来源:《点滴话当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于1982年关闭,1991年起逐步拆卸,两支高400呎的标志性大烟囱被炸毁。厂址后来被辟作赤鱲角机场施工后勤基地。(图片来源:《点滴话当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今个月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一期开始试运,预料全面投产时,每日食水产量可达13.5万立方米,占香港每日耗水量5%。当局并已预留空间扩建厂房第二期,日后食水产量可倍增至27万立方米,占全港每日总耗水量10%。

  另外政府并积极推动再造水(经消毒净化的污水)及重用中水(重用已处理过的“中水”,即由厨房、浴室、洗衣机等收集的水),作为非饮用水的替代品,应用于清洁、冲厕或工业等用途,为环境保护及社会持续发展出力。

  延伸阅读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扣除配水和客户服务成本,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生产每立方米食水的成本为10港元,而东江水成本则为每平方米约6元。(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扣除配水和客户服务成本,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生产每立方米食水的成本为10港元,而东江水成本则为每平方米约6元。(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将军澳海水化淡厂采用高压逆渗透技术净化海水。图左表达了自然定律下,水份子会通过半透膜,由较低浓度的淡水,移动至较高浓度的盐水一方。 图右则展示逆渗透下,在盐水一侧施以大于渗透压之压力,使盐水中之水份通过半透膜流向清水一侧,分隔出盐份和其他杂质。(图片来源:水务署)
将军澳海水化淡厂采用高压逆渗透技术净化海水。图左表达了自然定律下,水份子会由较低浓度的淡水,通过半透膜移动至较高浓度的盐水一方。 图右则展示逆渗透下,在盐水一侧施以大于渗透压之压力,使盐水中之水份通过半透膜流向清水一侧,分隔出盐份和其他杂质。(图片来源:水务署)

香港品牌|本地最历史悠久啤酒厂 由这位医院创办人开设?

2023-12-10
丽宫戏院、越秀广场

集体回忆|最大戏院丽宫曾是“二轮王” 戏票半价最受学生欢迎

2023-12-06
2:35

香港街道故事|香港最古老街道水坑口街 英军登陆处 曾沦风月区 证港岛百年沧桑

2023-11-26

罐头食品何时发明?香港这些经典罐头你吃过吗?

2023-11-19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