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撰文︰潘少权

 踏入5月,已经很热,幸好前几天还下了雨,令晚上也好过一点。但1963年的5月,香港旱情严峻,陷入严重水荒。当年全年降雨量为901毫米,远少于每年平均雨量(1981-2012年平均雨量为 2,400 毫米)。港英政府先在5月2日实行制水措施,缩减供水时间至每日3小时;但情况毫无改善,5月16日更改为更严厉的香港制水措施,隔日供水4小时,市民叫苦连天。

旱情严峻香港制水 市民每4天排队取水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63年香港发生严重水荒,5月要实施制水。当时300名僧侣和修女带领3,000名佛教徒,在跑马地马场进行12小时的求雨法会,诚心祈求缓解旱情。他们一边祈祷,一边在草地上洒水。(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63年香港旱情严重闹水荒,有市民请来佛教人士在家中举行仪式,祈求早日天降甘霖。摄于1963年5月15日。当年自5月2日起,香港制水措施是每天供水3小时,拍摄翌日(5月16日)实施更严厉措施,每2天供水4小时。(图片来源:Getty)

  自从港英政府实施史无前例的香港制水措拖后,许多宗教界人士都举行祈雨大会,包括道教界联合在荃湾圆玄学院举行一连7日的祈雨法会;香港佛教界300名僧人及3,000名信众,在跑马地马场举行一连3日的求雨法会。

  当时港英政府还试验人造雨计划,派出香港辅助空军于长洲以西的上空云层喷洒干冰造雨,但事与愿违,港英政府唯有进一步实施制水,6月1日起每4天供水4小时,街喉则仍然维持隔天供水2小时;于是便出现长长的排队取水人龙了。

  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在香港水荒最严重之际,向港府提出数个从内地取水的办法,包括兴建一条输水管,将东江水抽取至深圳水库,然后再输送到香港。

  当时港英政府亦积极回应,港督柏立基致函英国专责部门,表示引入东江水是稳定香港供水至关重要的方案,希望英国驻华代办可以向中国政府转达港府的想法。6月18日,英国驻华代办接触中国政府,就东江水供港事宜展开会谈。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63年香港发生严重水荒,港英政府实行制水,由最初每天供水3小时,至后期每4天供水4小时。(网上图片)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历年来,香港曾多次实施制水,图为1963年石硖尾徙置区居民轮候供水情况。(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大榄涌水塘 肩负香港历史水务重任

东江水输港 解决香港制水困扰

  期间为解香港燃眉之急,港英政府亦与广东省达成共识,用轮船从珠江区运载淡水到港,以缓解香港旱情。

  两星期后,第一艘前往大陆取水的轮船“伊安德号”回程抵达荃湾德士古码头,卸下310万加仑淡水。1963至1964年间,14艘油轮从珠江不断运载淡水到港。

  同年年底,传来两个好消息。一是大屿山石壁水塘启用,历时8年建造,耗资两亿,储水量54亿加仑,是当时香港容量最大的水塘;二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拍板供水予香港之计划,并指示工程建好后,逐步收回工程建设投资费用,水费亦订在每吨收人民币一角。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1960年代香港饮用水短缺,当时港英政府构思兴建两条堤坝将岛屿连接起来,建成了船湾淡水湖。1960年11月动工,68年启用,船湾淡水湖储水量可达1.7亿立方米。由于现时有东江水供港,所以船湾淡水湖不再为市区供水,而会提供给大埔一带乡村使用,也作为应付香港干旱天气或夏季用水高峰期用途。(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当时港英政府为开拓水源而启动兴建船湾淡水湖,还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例如关闭公共球场的浴室及公共游泳池;海事处停止向外来船舰提供或出售食水;医院宣布暂缓慢性疾病外科手术和于行人路旁增设塑胶水管,用以运送海水救火等。

  延伸阅读: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制水措施由1963年5月2日开始,每天供水3小时,至每2天供水4小时,至每4天供水4小时,直到1964年5月27日台风维奥娜吹袭香港,带来滂沱大雨,才令制水措施得以取消。

  1964年4月22日港英政府与广东省政府于广州签署协议,由翌年3月1日起,每年向香港供应东江水6,820万立方米,彻底解决了香港长年水荒的问题;而1963年开始的制水措施维持了超过1年,为港人留下艰困难忘的深刻回忆。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时叫苦连天
早于1963年香港制水以前,为了解决长期水荒问题,港英政府已寻求东江水输港的解决方案。图摄于1960年11月15日,广东省宝安县代表曹若茗(右)与港府代表巴悌(左)签署首份东江水供应协议,每年供应东江水2,270万平方米。(图片来源:《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政府新闻处)
装设于狮子山隧道口,用作输送东江水至船湾淡水湖的密封输水管。摄于1964年。东江水自1965年3月1日开始供港,解决了香港制水的困扰。(图片来源:《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政府新闻处)

将军澳海水化淡厂试运 占用水量5% 港曾有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厂?

2023-12-03
2:23

香港历史上曾实行夏令时间?

2021-05-13

香港历史建筑雷生春 战前30年代中西合璧旧骑楼

2021-05-12
2:41

“热狗”退役 香港巴士全线冷气化

2021-05-10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维园66周年难忘年三十晚行年宵迎新年

维园原是避风塘 启用半世纪 岁晚年宵最墟冚

2021-05-07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砵甸乍街铺石板路有玄机 旧香港风情吸引电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厅|早期卡位是相睇胜地?水上人结婚在茶餐厅摆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梦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都爹利街全港仅存4支煤气灯 掘头巷变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厅|瑞士鸡翼源于美丽误会?咕噜肉的“咕噜”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