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15
湾仔摩天大厦林立,亦是会议展览中心的所在地,是香港一个繁荣热闹的商业区域,但原来在湾仔的一隅,也隐藏着一个装载了逾百年香港历史文化的地方——蓝屋。蓝屋曾是学校、武馆、中医院,甚至曾是供奉“神医华佗”的庙宇,连黄飞鸿徒弟林世荣,亦曾于1950年代在蓝屋设武馆授徒。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的唐楼蓝屋,近年化身文化艺术打卡点,继续在不同年龄层的香港人心中,留下重要的一席位。
蓝屋前身唐楼 曾是香港最早的华人医院
蓝屋位于湾仔石水渠街72号至74A号,原址本来是一家楼高两层的唐楼华佗医院,于1867年成立,又名湾仔街坊医院,主要为附近的街坊提供中医诊症服务,唐楼内供奉着一尊“医药之神”华佗的雕像。华佗医院的成立比起于1870年成立的上环东华医院还要早3年,可算是香港第一间由华人兴建营运的中医医院。
1872年,华佗医院曾经要求与东华医院合并,但遭到拒绝,结果华佗医院在1886年结业。此后,院内的华佗像仍不时有街坊参拜,所以该址索性改为华佗庙,一直营运至1922年才关闭。
唐楼2层变4层 蓝屋小社区诞生
1922年,石水渠街72号至74A号被商人拆卸重建改成一座楼高4层的岭南风格唐楼,亦即现时的“蓝屋”。蓝屋楼梯的梯级和墙壁、单位内的窗户等均使用了木材建筑,而露台部分则采用了钢筋水泥,下舖上居,是香港现存少数有露台建筑的唐楼。昔日住客会利用露台与路上的街坊对话,街上叫卖的小贩亦可以透过露台将住客所需的物品抛上去。
重建后的唐楼蓝屋,曾经设有“联兴酒庄”、杂货店“广和号”、鲜鱼行商会、免费为街坊子弟提供教育的学堂“镜涵义学”、战前区内唯一教授英语的私立学校“一中书院”,以及重新再建的华佗庙,自成一个唐楼小社区。
延伸阅读:【皇都戏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飞拱” 见证香港电影文化
延伸阅读:【皇都戏院(下)】邀年轻画家、书法家合作 郑志刚谈保育困难:文献不足
黄飞鸿徒弟林世荣 于蓝屋唐楼办武馆
1950年代,黄飞鸿徒弟“猪肉荣”林世荣的侄儿林祖,曾经在蓝屋开设武馆,传授洪拳及跌打,令不少男街坊都会使出一招半式洪拳。至1960年代,林祖的儿子林镇显将武馆改为医馆,微妙地呼应了蓝屋前身的华佗医院。
改写蓝屋唐楼命运的蓝色油漆
虽然现时以“蓝屋”命名,但其实唐楼当初建成时并非蓝色。1990年代,香港政府准备修葺石水渠街的3幢唐楼时,刚好政府仓库存放了一批水务署用剩的蓝色油漆,于是便用来粉饰原本为灰色的外墙。
起初,老一辈的湾仔街坊并不喜欢这蓝色,认为是“死人蓝”,不吉利,后来习惯了,便称之为“蓝屋”。到后来复修唐楼蓝屋时,街坊更主动要求保留独特的蓝色外墙。
唐楼蓝屋成历史、文化、艺术集中地
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顺纯粹“贪方便、省成本”而使用的蓝色油漆,到今时今日,反而是这鲜明的蓝色,令唐楼蓝屋成为了打卡热点。加上近年蓝屋摇身一变成为“香港故事馆”,致力关注湾仔社区以至全港的社区文化议题,令蓝屋成为香港多个活化项目中一个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