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07
在香港人心中,维多利亚公园(简称维园)是平日跑步、休憩、亲子同乐的好去处,也是举行大型节庆活动的场所,农历年行年宵花市迎新年、中秋节赏花灯,还有花展、工展会,以及港人举行集会的一个地点。1955年5月7日维园局部开放以来,早已成为市民生活日常一部分。
维园原是避风塘 岁晚行年宵最墟冚
维多利亚园前身是避风塘。1951年港英政府在铜锣湾填海造地,一半填海地兴建了皇仁书院和中央图书馆,一半开辟成为了维园。1955年维园局部开放,1957年全面启用。
为什么会叫维多利亚公园﹖跟公园正门的维多利亚女王铜像有关。
这个铜像是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于1896年登基60周年而铸造,原本摆放在中环皇后像广场。香港日据时期,铜像被运往日本准备熔化前,日本宣布投降。之后铜像归还香港,被安放在当时新建成的公园,并将公园命名“维多利亚公园”。
1950、60年代,香港缺乏公共休憩场所,市民没有休闲消遣的地方。维园面积约19万平方米,园内有泳池、缓跑径、足球场、篮球场及儿童游乐场等设施,又种满各种树木和花卉,加上交通便利,很快成为不少一家大小平日或假日游玩的首选地点。
1960年起,维园成为农历年的年宵市场之一,规模是全港最大。那时,香港经济正值起飞阶段,但娱乐活动并不多,去维园逛花市、行年宵便成为港人“去旧迎新”的好节目。
全家出动行年宵 维园愈夜愈热闹
吃过除夕年夜饭,全家出动去维园办年货、买年花,在鲜花档挑选到心水贺年花,再跟档主讲价讨兆头,是不少人每年逛年宵花市的目标。单身男女一心买桃花想觅好姻缘,也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趁热闹逛游。
以前的年宵市场,以卖花为主,卖干货的摊档不多。后来,年宵市场成为不少年轻人和中学生们“小试牛刀”搞生意的试验场,货品亦很多元化,不再限于传统年货,也有紧贴潮流的玩物产品。
踏入除夕凌晨到大年初一之间,维园年宵市场是愈夜愈热闹,人潮不断涌入场内,大家都不介意逼得水泄不通,只想感受场内热闹新年气氛,在熙来攘往的年宵市场内一起迎接新岁降临。
即使时代变迁,港人的娱乐活动不断多元化,但并没有忘记维园。每天早上,维园内人们跑步、耍太极、游水和做晨操,到了晚上,足球场和篮球场上都是球友,旁边的缓跑径上走着做晚课的跑者,各适其适。66年来,维园为香港人提供了形形式式的娱乐,陪伴几代人在欢笑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