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手写招牌如何传承香港文化 在变幻中求存?

编辑︰豆子
摄影︰豆子

  繁体字霓虹灯招牌代表着香港文化,而手写招牌则是制作霓虹灯招牌的基本步。手写招牌是香港文化一大特色,在繁嚣的闹巿街道上,手写招牌纵横交错却又乱中有序的排列着,配上繁体字书法的结构美学,构成早年的香港街景。不过,随着手写招牌陆续被清拆,这项香港文化以怎样的形式继续传承下去?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手写招牌-繁体字-李汉-皇都戏院-3
旧日的香港街头,只要一抬头便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手写招牌,代表着香港文化。(图片来源:belindabathimages@Instagram)

演变:手写招牌如何成香港文化并传承繁体字?

  60、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街头、楼宇与商舖排列密集,手写招牌开始兴起,至80年代更加非常普及,店家为了让自家品牌在云云招牌中保持清晰可见,慢慢发展出以粗笔毛笔写成、气势凛然、对比强烈的“白底红字”繁体字招牌。当年在深水埗大南街、有“海味街”之称的上环永乐街等地,一抬头便会看到各式各样以北魏体、楷书、隶书写成的繁体字手写招牌,填满了香港街头的上空,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延伸阅读:当舖与霓虹灯招牌 照亮香港文化历史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脑科技冲击手写招牌行业,包罗万有的繁体字字体库、方便快捷的镭射机器,逐步影响手写招牌师傅的生计,摇动着这项香港文化的传承。

  加上60、70年代建成的手写招牌其实都违反了建筑条例,属于僭建物,日久失修导致招牌随时有坠落的危险,所以香港政府大规模拆卸大型违例招牌,令手写招牌逐渐绝迹于香港街头,大南街、永乐街街头的多个手写招牌早已清拆。

港味:是谁制作代表香港文化的繁体字手写招牌?

  手写招牌上的繁体字,一撇一捺皆由书法师傅亲书,独一无二,不但比起电脑字体更具辨识度,而且包含浓厚的人情味与香港文化气息,绝非现代的电脑打印技术所能比拟。

  延伸阅读:香港戏棚文化 式微传统如何追上新世代的节奏?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手写招牌-繁体字-李汉-皇都戏院-1
欧阳昌师傅在皇都戏院留守至清拆前最后一刻,期间仍有许多香港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来找他写繁体字手写招牌。

  在手写招牌盛行的年代,造就了一众专门帮招牌写繁体字的书法师傅“写字佬”,以及以割胶片机将书法字样制作成招牌的“招牌佬”,也有师傅身兼两职,同时提供写字及招牌制作的一站式服务。

传承:重塑繁体字手写招牌 成香港文化新形态

  2020年因为皇都戏院强拍重建而成为其中一位话题人物的欧阳昌,便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手写招牌师傅,以“文字师”自居的他擅长写真体字以及用透光石制作灯箱招牌,其店面布置极具香港文化特色,成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话题,不少来自香港及海外的摄影师、旅客都专程到访拍照,只要在Instagram上搜索“#京华招牌”或“#真体字”等关键字,都能看到相关的照片。许多前来拍照的人深明手写招牌文化买少见少的道理,拍照过后也会顺找欧阳昌师傅写字,一方面可以将代表香港文化的繁体字手写招牌带回家作纪念,另一方面亦可以支持欧阳昌师傅继续传承这门手艺。欧阳昌师傅的店舖目前已从皇都戏院旧址搬至北角。 

  延伸阅读: “双妹嚜”花露水 屹立逾110年的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手写招牌-繁体字-李汉-皇都戏院-4
制作繁体字手写招牌多年,欧阳昌师傅喜欢在作品写上署名“文字师欧阳昌”,传承香港文化。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手写招牌-繁体字-李汉-皇都戏院-2
位于太子的“劳联”霓虹灯是李汉师傅书法制作的最后一个霓虹灯招牌,运用了繁体字手写招牌的技术制作,目前已遭清拆。(图片来源:leehon_hk@Instagram)

  另一位至今仍为香港人熟知的繁体字手写招牌师傅是“写字佬”李汉。

  李汉师傅当年退休前,将大量繁体字墨迹手稿赠予好友“招牌佬”李威,后来李威的儿子李健明于2016年开始,透过Facebook专页“李伯伯街头书法复修计划”将李汉的手稿数码化成电脑字体“李汉港楷”,并制作有关产品,以现代的方式将香港文化手写招牌传承至今。  

相关标签

北京“鸟巢”变奏 瑞士建材魔术师重塑大馆建M+|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4-12-15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2:08

香港科学馆30周年 曾展出神舟七号返回舱

2021-04-19

卫奕信“玫瑰园计划”对香港历史影响深远

2021-04-12

盈盈乐乐庆香港回归十周年 盘点两岸三地大熊猫

2021-04-08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香港麦当劳50岁!元旦免费请市民搭天星小轮 回顾半世纪发展

2024-12-31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