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个轮”认识香港文化 那些年的拨轮电话

编辑︰豆子

  广东话有一句话叫“拨个轮俾我”,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原来这句话在香港文化中解作“打电话给我”,不过,为什么是“拨个轮”,打电话与圆形的轮子又有什么关系?

排队借电话成香港文化

  在智能电话普及的今日,要联络一个人,只需简单发一个文字短讯,甚至只需向人工智能说出对方的名字,便可致电对方,不过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通讯就不如现在方便,当时的固网电话仍未普及至家家户户,想打电话便要到有钱人家或士多餐厅等店舖排队借用,这举动亦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固网电话并非现时的按键式,而是拨轮式,使用时要把食指放在号码位置,转动拨轮到底后松开,而“拨个轮”这句香港文化俚语亦因应拨轮电话而诞生。

香港文化剧集中的拨轮电话

  重温60至70年的香港文化剧集,不难见到李香琴、郑裕玲等演员在剧集《狂潮》、《天虹》中打拨轮电话的场景,当时如果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就要拨轮8次才能打出电话,幸好在60年代的香港文化中,电话号码只有5位数字,当时打电话需要经过接驳员的接线后才可拨出电话通话。

  至80年代末,香港实施地区字头制度,在原有的5位数字电话号码前,按不同地区增加一个地区代码,电话号码变成6位数字。1995年,因应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全港改为使用8位数字的电话号码,固网电话号码则在最前面加一个“2”字。

紧急电话“999背后的香港文化

  拨轮电话不但在语言上影响着香港文化,原来连紧急求助电话“999”也和拨轮电话有关。当年有关当局商讨求助电话应该用什么数字时,认为拨轮电话上的“111”、“222”等号码太容易拨,可能会有人误拨或以此恶作剧,所以选用了较难拨打的号码“999”,方便市民记住,有需要时可第一时间拨轮寻求援助。 

  今时今日通讯方式包罗万有,方便又快捷,不过人与人之间却似乎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即使同台食饭,也会各自修行,对比之下,从前排除万难“拨个轮”建立的关系,似乎来得更亲近。大家曾否使用香港文化之一的拨轮电话?你认为香港人之间的连繫有否因通讯形式的转变而受影响?

 

 

当代中国-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库出土港产罗马式建筑令人赞叹

深水埗配水库|百年历史古迹出土 港产罗马式建筑令人赞叹

2021-02-02
1:36

筲箕湾五级火毁过千木屋 爱秩序湾填海建新家园

2021-02-01

“白饭鱼”60年代家家必备 消失又重来的香港文化?

2021-01-20

九龙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带写入香港历史

2021-01-14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