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個輪」認識香港文化 那些年的撥輪電話

編輯︰豆子

  廣東話有一句話叫「撥個輪俾我」,大家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原來這句話在香港文化中解作「打電話給我」,不過,為什麼是「撥個輪」,打電話與圓形的輪子又有甚麼關係?

排隊借電話成香港文化

  在智能電話普及的今日,要聯絡一個人,只需簡單發一個文字短訊,甚至只需向人工智能說出對方的名字,便可致電對方,不過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通訊就不如現在方便,當時的固網電話仍未普及至家家戶戶,想打電話便要到有錢人家或士多餐廳等店舖排隊借用,這舉動亦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固網電話並非現時的按鍵式,而是撥輪式,使用時要把食指放在號碼位置,轉動撥輪到底後鬆開,而「撥個輪」這句香港文化俚語亦因應撥輪電話而誕生。

香港文化劇集中的撥輪電話

  重溫60至70年的香港文化劇集,不難見到李香琴、鄭裕玲等演員在劇集《狂潮》、《天虹》中打撥輪電話的場景,當時如果電話號碼有8位數字,就要撥輪8次才能打出電話,幸好在60年代的香港文化中,電話號碼只有5位數字,當時打電話需要經過接駁員的接線後才可撥出電話通話。

  至80年代末,香港實施地區字頭制度,在原有的5位數字電話號碼前,按不同地區增加一個地區代碼,電話號碼變成6位數字。1995年,因應香港人口急速增長,全港改為使用8位數字的電話號碼,固網電話號碼則在最前面加一個「2」字。

緊急電話「999背後的香港文化

  撥輪電話不但在語言上影響着香港文化,原來連緊急求助電話「999」也和撥輪電話有關。當年有關當局商討求助電話應該用甚麼數字時,認為撥輪電話上的「111」、「222」等號碼太容易撥,可能會有人誤撥或以此惡作劇,所以選用了較難撥打的號碼「999」,方便市民記住,有需要時可第一時間撥輪尋求援助。 

  今時今日通訊方式包羅萬有,方便又快捷,不過人與人之間卻似乎更缺乏深層次的溝通交流,即使同枱食飯,也會各自修行,對比之下,從前排除萬難「撥個輪」建立的關係,似乎來得更親近。大家曾否使用香港文化之一的撥輪電話?你認為香港人之間的連繫有否因通訊形式的轉變而受影響?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2021-02-02
1:36

筲箕灣五級火毀過千木屋 愛秩序灣填海建新家園

2021-02-01

「白飯魚」60年代家家必備 消失又重來的香港文化?

2021-01-20

九龍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帶寫入香港歷史

2021-01-1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5小時前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