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7-09
库尔勒是汉代焉耆国之所在,是游牧生活方式和农耕生活方式的交集点。
库尔勒遇移居港人 诉说思港情怀

从乌鲁木齐向南沿山地国道走,只需几小时车程就能到库尔勒。但是今天的库尔勒既不以游牧为主,也不以农耕为主。它目前有许多石油公司和银行,是现代实体经济化工业和虚体经济金融业交集的城市,可谓继承了历史上的双栖性格。
我对当代库尔勒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它有一家并不豪华但能令旅客感到温暖舒适的四星酒店。住在这家酒店时,我有机会和总经理聊起天来。他是香港人,在新疆已经生活了十几年,孩子都在新疆出生。言谈中得知,他还怀念香港。但是,他清楚地告诉我,他已决定在新疆落户。他还直言,每次回香港,且不说他的孩子,连他自己都觉得香港太潮湿了。
作为香港人,我愿意相信,库尔勒这家酒店之所以令旅客舒畅,是因为这位从香港到新疆的总经理把他的经验和视野带到了他的新家乡。
苏巴什佛寺遗址见证佛教东传历史

库车(古称龟兹)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之所在; 唐与吐蕃、大食在新疆和中亚各地的竞争就是以龟兹为根据地与指挥部。
西元前3世纪,匈奴进入河西走廊。大部分月氏人被迫西迁,越过葱岭,到达伊黎河流域。后来因为受到另一批被匈奴人驱赶的乌孙人的排挤,月氏人又南渡阿姆河,定居在今天阿富汗。这些月氏人取代了随亚历山大东侵的希腊人所建的大夏国,创立贵霜王朝,并且与汉帝国、波斯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有外交往来,成为当时欧亚大陆上四大帝国之一。贵霜帝国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以及部分中亚;它的势力范围的东北极限就是今天的库车。
延伸阅读:张信刚赞扬 坚守岗位的乌鲁木齐老学者
贵霜王朝承袭了印度孔雀王朝的佛教,并且使佛教东传。库车有建于3世纪的苏巴什佛寺,香火最旺盛时,僧人达10,000名。鸠摩罗什(见下)曾在这里出家;玄奘去印度路上也曾在这里盘桓两个月。虽然苏巴什佛寺已废弃将近1,000年,它的雄伟轮廓依然可见。
游库车必看鸠摩罗什的雕像

库车还是世界闻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当地的克孜尔石窟裡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壁画。
在库车有两件事让我记忆深刻。第一是我们一行到克孜尔石窟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博物馆人员建议我们第二天早上再去。我们说,此行特地找了北京大学考古系林梅村教授同行,第二天还有别的参观。有两位馆员是兰州大学考古系毕业,读过林教授的书,一听他也在我们群里,立即应允带我们上山。这时两位馆员冲着我走来,认为灰白头发的人必然是他们闻名已久的林教授。我虽然教书多年,经历也不少,但那一次却只能腼觍地说:“我是教授,但不姓林。 ”
在库车当然要去看鸠摩罗什的雕像。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贵族,因政治失意而流落到中亚,娶了龟兹国王的妹妹。鸠摩罗什受母亲的影响,很小就进入寺庙为僧人,并且到印度学习。他通晓龟兹文(吐火罗文的一种)和梵文,兼通大乘和小乘佛法,声名远播。
前秦苻坚统一中国北方后,想以佛法立国,派大将吕光攻龟兹,并带鸠摩罗什到长安;但经过凉州(武威)时, 苻坚被杀,前秦覆亡。于是鸠摩罗什在凉州滞留16年,也因此精通了汉文。直到后秦取得凉州,鸠摩罗什才有机会到长安为后秦上层阐释佛经,并主持翻译佛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有成就的译经者。《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以及其他300部经文都是由他主持翻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鸠摩罗什的手笔。
延伸阅读:丝绸之路︰昨日、今日、明日
唐代长安最流行的音乐是龟兹乐。 虽然今天大家都认为琵琶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但琵琶其实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克孜尔石窟里就有弹琵琶的画。我们一行人中有一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的章红艳教授。她在鸠摩罗什的雕像下弹奏了三首琵琶曲。没有音乐厅,不需门票,却是我听过的最有意义的琵琶演奏,也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良好例证。(八之四)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张信刚《文明的地图》,标题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