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方言

標籤︰方言

「扮蟹」有甚麼好「扮」?

  秋風起,正是享受美食的季節,當中不少蟹類正值當造之時,供應又充足,正合一眾吃貨們的心意。「蟹」對廣東人而言,除了是美食外,也經常出現在日常話語當中,「扮蟹」就是其中一個常用俗語。

  在廣東話俗語中,「扮蟹」通常有假裝,即是以假示人的意思。但至於裝甚麼呢,在不同情況便有不同的用途。

  「扮蟹」其中一個意思,來自蟹是一種入水能游、出水能走的生物,更有一雙蟹鉗攻擊其他生物,橫行的步姿予人橫行霸道之感。所以,社會上會用「扮蟹」來形容一些人耀武揚威、吹噓成性的人,也就是一些與「蟹」一...

「食得禾米多」中「禾米」是甚麼?

  在電視劇中,「奸角」心腸惡毒,壞事做盡,到最後落得不好的下場,觀眾往往批評奸角「食得禾米多」,到底甚麼是「禾米」?

  「食得禾米多」是指人多行不義,壞事做得太多,最終自食其果的意思。

  這俗語源自於鄉村地區。從前的農田經常有雀鳥出現,啄食田中的禾稻或曬穀場的穀物。農民為免損失太多,通常都想盡辦法驅趕和捕捉這些雀鳥。

  通常人們認為,雀鳥偷吃禾稻穀物被捉,此乃活該,是「食得禾米多」的下場。

  延伸閱讀:老么與老疙...

確係認真「濕滯」

  廣東省為沿海省份,海洋性氣候令到廣東省不少地區在春夏時有着濕熱的天氣。在中醫角度上,南方人大部分會有濕熱、濕滯的情況,而濕滯更成為廣東人經常說的話語。例如歌神許冠傑的名作《半斤百兩》當中,其中一句歌詞就唱道:「確係認真濕滯。」

  「濕滯」,原本是中醫的一個概念。

  「濕」是指濕氣,「滯」就是不通暢的意思。

  每當飲食失調,脾胃功能受損之時,水液在體內停滯,影響了氣血運行,造成一系列濕滯的表現,例如會消化不良、胃口差、口淡、口乾等。

  「濕滯」雖然不是甚麼大病,但卻令人精神不振,渾身不舒服,但又只能通過飲食及休息改善情況,...

章太炎的四個女兒:㸚、叕、㠭、㗊

  如果你有四個女兒,你會把他們的名字改為梅、蘭、菊、竹?還是日、月、星、辰?有位國學大師居然將自己四個女兒名字改成四個生僻的四疊字:㸚、叕、㠭及㗊,四個字生僻得還差點令女兒嫁不出去!

  這位國學大師名叫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他的四名女兒名字順序分別為章㸚、章叕、章㠭及章㗊,用的都是冷僻字。他甚至要求提親者要讀懂女兒的名字,才有望迎取。

  那麼,女兒的名字如何理解呢?

  四個「乂」組成「㸚」(音:里)。本意是籬笆,有稀疏明朗的樣子。

  四個「又」組成「叕」(音:綴)。...

「有排」定「有牌」

  香港人經排隊,經常因為隊太長而「有排等」。

  在廣東話當中,我們會用「有排」來形容還有很長時間、需要等很久的意思。有一種說法指,「有排」正寫應為「有牌」,而這個牌就是古時的「時牌」。

  據《宋史·律歷志三》所載:「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署置於文德殿門內之偏,設鼓樓、鐘樓於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壺以貯水,...

不成功便成仁

   電視劇中的人,遇到生命關頭的情況時經常說:「今次真是不成功便成仁了。」究竟「不成功」與「仁」有甚麼關係?

  這句話是針對「幹大事」的人來說的。凡做事便有風險,幹大事的人要堅持不懈,過程中可能面對不少困難,甚至丟掉性命。然而,縱使不成功,卻能成就「仁義」。

  這個「仁」是出自萬世師表孔子所寫的《論語》。在孔子心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標準和境界。簡單來說,「仁」是「仁義」、「仁德」;深入點說,「仁」...

小確幸

  「小確幸」形容因微小事情而確切感到幸福。這詞彙在內地和台灣都十分流行,卻源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之作。

  村上春樹的散文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其中一篇叫「小確幸」(由中國翻譯家林少華所譯),就是説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與滿足」的意思。

  有「小確幸」感覺的事情,可以是微小的事,但只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用心體會,很多事物都可以是幸福、美滿的。村上春樹的文章中,說自己選購內褲後,把洗滌過的潔淨內褲捲摺...

「死雞撑飯蓋」有科學根據?  

  如果要形容他人知錯仍不改,在廣東話當中就有一句相當生動的俗語「死雞撑飯蓋」,到底死了的雞又是如何撑起飯蓋?

  「死雞撑飯蓋」當中的「撑」是指「支撑」。

  剛宰殺、洗淨後的雞腳關節是柔軟的,但製作過程中,當雞被煮熟時雞腳筋就會受熱收縮,隨即就會有雞腳立刻撑直的現象發生。

  撑直的雞腳很易會頂起煲蓋,讓人聯想起明明已經死了的雞,竟然還在用力頂起煲蓋的能力,仿佛還有爭扎求全一樣。

  配合以上的情況再結合語境,...

東北話:哈拉子

  「哈拉子」是甚麼意思?這是中文詞語嗎?如果是東北人的話,就一定知道答案。

  其實「哈拉子」就是指口水,又可以寫為「哈喇子」,又叫「流憨水」。據《吉林民間文學叢刊》1981年第2輯的內容指這是東北的方言。然而,「哈拉子」這說法也流行於中國北方。對於這個詞,有人指是滿語音譯詞,後來在漢語中混合使用,不過也有人對這種說法有所保留。

  實際上,北方方言中的滿語音譯詞和蒙語音譯詞...

你真牛

  假如在廣府話當中找一個詞形容他人厲害,想必大家都會用到「犀利」一詞,而在東北地區,大家就會用到單字一個「牛」字來形容的。在東北常聽到:「你真牛(厲害)!」

  到底「牛」這種動物為何又會與「厲害」一詞扯上關係呢?

  這要從東北人當中的山東移民說起。在山東方言裏面,「牛」與「拗」字是相通的,偶會借代使用;山東人一般會以「拗」形容他人倔強,為人處事直接、不拐彎。而同樣的特點其實也體現在牛隻身上。

  牛在耕田之時會一直向前不肯轉彎的,故此「牛」在山東人口中就...

山炮

  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荒唐、糊塗、無邏輯性的詞語,廣東話會說「腦殘」,其實在東北方言中,也有一個意思相近的用語,這就是「山炮」。

  「山炮」是指一個人頭腦簡單,説話做事欠缺考慮,和上文提及的腦殘意思接近。

  原來這個東北話用語,與東北三省的民情大有關係。晚清時期,東北各省治安非常的差,不少壯漢為了生存成為了土匪。由於這些土匪並非正規軍隊,紀律及裝備都遠遜於正規軍隊,但他們的屋企中也有大炮,但大炮的質素甚為參差,不少更是已退役...

干仗

  在一些地區,聊天中時常會聽到「某某人在『干仗』」這樣的描述,不要擔心,這裏的「干仗」可不是打仗的意思,而是指打架或者吵架的意思。 

  作家周立波在代表作《暴風驟雨》中就有用到這個詞語,「他常常窩火:摔碗、罵人、打、跟大老婆子干仗。」另外,童邊在《新來的小石柱》也有用到,「同學們以為他倆要干仗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干」字讀作第四聲時有「做」的意思,不少方言、俗語都會說到,如「干啥」、「干事」、「說干就干」等。而「仗」字...

開「筆」禮  

   莘莘學子每逢開學,學校都會舉行開學典禮,由校長致詞寄予學生厚重期望,展開一個全新的學期。而古時,有一個儀式對每個讀書人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儀式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亦是人生第一大禮的「開筆禮」。

   「開筆禮」是個極為隆重的典禮,中國傳統中的「開筆禮」是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俗稱「破蒙」。

   在古代舉行「開筆禮」,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並且教授讀書、寫字,最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

   「開筆禮」所求的就是用博大精深的...

狗眼看人低

  自古以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都是建立於階級、輩份之上,有地位高低之分。有些人自恃有權、有錢或是有才華,而瞧不起別人,這樣的情況我們通常會用「狗眼看人低」來形容。

  「狗眼看人低」比喻為人勢利,看不起別人。如果以這五個字形容一個人,就比喻這個人沒品格,猶如一條狗。會有此說法很大原因是有民間傳說指狗看東西時會把大東西看小、高東西看矮的特性。

  另一說法指「狗眼看人低」是源自狗的習性,自古以來,人類也有飼養狗的習慣,相對其他動物而言,狗對人類忠心度高,與主人關係...

老虎唔發威當病貓

  我們對於老虎的印象很多時是來自動物園中的老虎模樣,曾幾何時覺得牠們只是比較大型的貓科動物,與家中的「主子」無異。然而,「老虎唔發威當病貓」,大家一旦輕視老虎,到頭來吃虧的可能會是自己。

  老虎與貓同樣屬於貓科動物,外表看起來也有幾份神似。貓科動物有一個特點,就是行動時相對其他動物較為安靜,也就是沒事時會較為靜態,貓如是,老虎如是。但別因為牠們平時都很安靜,便將兩者混為一談,以為老虎像貓一樣無攻擊性。「老虎唔發威當我病貓」此句諺俗指出,假如大家都以為老虎就等同病貓,一旦老虎發惡,會...

生滋貓入眼

   不受對方任何缺點影響,依舊對情人一往情深,這種情況經常在發生熱戀情侶身上。除了「情人眼裏出西施」,有否其他更為貼切及寫實的句子形容?其實「生滋貓入眼」也是有類近的意思,只是程度有高低之分。

  「生滋貓」意指有皮膚病、毛髮脫落嚴重的貓。本來面對如斯外貌並不討好的貓,一般人都是喜歡不來,甚至會嫌棄牠。

  但假如有人對着外貌欠佳的「生滋貓」都能充滿愛意,正說明他很愛此貓。如果用「生滋貓入眼」來形容男女之情,是指對對方的情意能蓋過對方身上所有明顯的缺點,甚至愛到連缺點也看不到,恐怕比「情人眼...

眼睛吃冰淇淋

   夏日炎炎,不少香港人穿衣服時都會穿輕便一點,更有不少年輕人會穿得相對清涼,展現美好身材。記得很久以前肥姐沈殿霞曾在一個綜藝節目的短劇中,大罵一個偷看旁邊女士的大叔,說他不准在地鐵吃東西。大叔問她是甚麼意思,然後肥姐就說你眼睛在吃冰淇淋(即雪糕)。

  眼睛吃冰淇淋這句俗語,坊間有兩個解釋,一個意思就是用來形容所有養眼有趣的事物;而另一個意思通常是指看到衣著性感的女性。由於女生穿得性感清涼,眼睛看到這情況便猶如吃冰淇淋,有清涼舒適的感覺。當然,現在不拘男女,只要穿得清涼養眼的,大眾都會用眼睛吃冰淇淋來形容。

  昔日校園歌王歐瑞強曾有一首作品叫《...

現代「牛皮癬」  

  在內地如果被人說是「牛皮癬」,那你肯定做了一些不好的事了!

  牛皮癬原本是一種慢性皮膚病,患者的身上會出現一塊一塊紅腫發炎斑塊,感到痕癢不適,也有礙觀瞻,身心都受到極大困擾。內地形容的「牛皮癬」,並不止是皮膚病,還另有所指。

  這種「牛皮癬」又稱為「城市牛皮癬」﹐是指過去部分內地城市經常出現的小廣告街招,由於這些小廣告一小塊一小塊的出現在街道牆壁、交通燈柱...

已經逝去的童年回憶:磨剪子戧菜刀

  相信不少在北方長大的人小時候也聽過「磨剪子嘞,戧(讀音qiāng(槍)或qiàng(嗆))菜刀」這句經典的吆喝聲。那帶着胸腔共鳴的旋律混合了各地的方言,承載了上世紀的集體回憶。在香港,則被轉化為「鏟刀磨鉸剪」。

  磨刀是一種傳統手藝,匠人們吆喝「磨剪子嘞,戧菜刀」作招徠,肩挑一條長凳,一頭固定兩塊磨刀石,一塊用於粗磨,一塊用於細磨,凳子腿上綁着一個水鐵罐,走街串巷,為無數家庭打磨剪子和菜刀。以往物資匱乏,很多家庭都只有一把菜刀,磨刀成了必需,磨刀匠人生意興隆。

  關於這句吆喝的由來,目前沒有明確的記載,但...

發毛竟與發財有關?

  中國作為一個多個民族的國家,幅員遼闊,同一詞語在不同方言的用法可以有很大差別。

  就以「發毛」為例,現時官話一般指害怕。《兒女英雄傳》:「説着,就回手摸身後那把刀。那婦人見這樣子便有些發毛。」意思是驚慌、發抖等。

  不過,「發毛」也有很多其他解釋,例如是毛髮。《説苑·善説》:「臣見鷦鷯巢於葦苕,著之發毛建之,女工不能為也。」

  湖北一些方言會解為發脾氣、動怒。而相信說粵語的各...

小滿不滿 無水洗碗

  5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節氣中的「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表示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民間對這個節氣寫作了一些根據地區而言的諺語。

  小滿在中國南方和北方有不同意義。南方的「滿」指雨水之盈,江河得以盈滿,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有暴雨,所以南方民諺說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也有戲曰:「小滿不滿,無水洗碗!」

   但對於北方而言,小滿的溫度上升得比降雨量多,對小麥的成長造成較大影響。北方以小麥為主糧,這個時分小麥籽粒已開始飽滿,但...

編輯推薦

深圳也有沙田 葵涌 西貢?香港 深圳有多少相同地名?|神州冷知識

2025-05-0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2017年5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二百五

  說人「二百五」,就是嘲諷別人蠢,不會動腦袋。這個詞在不少地方都流行。而吳語、客家話也長期流行它的變體「兩百五」。現時,全國普遍都懂「二百五」這個方言,但你又知道它的來歴嗎?

  據說戰國時期,齊國大臣們嫉妒蘇秦,派刺客殺了他。齊王誓要捉拿刺客報仇,謊稱蘇秦是內奸,表示要以千兩黃金獎賞除掉這內奸之功臣。結果有四人自稱是刺客,請齊王各賞他們二百五十兩黃金,齊王就將這四個「二百五」斬了。

  另外一個說法,古時五百兩銀子稱為「一封」,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半封」諧音「半瘋」...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