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姜子牙戰驅神獸「四不像」原來是它?

編輯︰黄雅言
撰文︰謝小明

  武王伐紂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他能成功離不開一個功臣,那就是姜子牙了。姜子牙統帥三軍大破商軍,為周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據說率領三軍統帥姜子牙在戰場不是乘坐戰車,而是騎着「四不像」。「四不像」是怎樣的珍稀神獸?

似鹿非鹿 似驢非驢 「四不像」麋鹿有神秘之身?   

  古人講的靈獸「四不像」,在古書中稱為「麈」,是中國特有的珍獸,堪與國寶大熊貓比美,其實也就是麋鹿的一種,是中國十大瀕臨絕種動物之一。

  據《俗語考原·四不像》載,「牠頭似鹿,蹄似牛,尾似驢,頸似駱駝」,故有「四不像」之稱。

姜子牙坐騎神獸「四不像」,原來就是麋鹿,是現今中國十大瀕臨絕種動物之一。
傳說姜子牙當年正是騎着麋鹿上戰場,這種動物至今還瀕臨滅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麋鹿原生於長江中下游的沼澤地帶,在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野生的麋鹿幾乎於漢朝末年時瀕臨絕種。至元朝時,僅存的麋鹿被運到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飼養,到清朝時,皇家獵苑還有200多頭麋鹿。

  1865年,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在北京考察時發現了這種奇特的動物,世人才第一次從學術角度認誏麋鹿。他後來將一對「四不像」運到歐洲,但環境的變化差點令麋鹿滅絕,最後幸得英國一名貴族買下歐洲各地的麋鹿在英國集中繁衍。

「四不像」英文名為大衛的鹿

  因為這樣,麋鹿的學名雖為Elaphurus davidianus,但因為戴維德(Armand David)首先帶進歐洲的關係,它的英文俗名亦稱為「Père David's deer」,即是「大衛的鹿」。

  直至1985年,中國從英國迎回22頭年輕的麋鹿,放養於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原皇家獵苑),「四不像」成功回到故鄉中國。

      那麼,「四不像」為何又有不倫不類的意思呢?

  答案顯而易見,「四不像」是鹿、牛、驢、駱駝的合體,甚麼動物都不太像,於是被用來形容做事不合法則、不倫不類的意思。

  延伸閱讀:8000頭麋鹿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着衫」是古代用語?

  穿衣服,廣東話又可說成「着衫」。當中代表穿上的「着」字,原來是沿用古時用法。

  漢代《樂府詩集·木蘭詩》中說:「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這首著名的木蘭詩中,描述木蘭脫去戰時軍袍、穿上舊日衣服的場景,當中的「着」,就是「着衫」的意思了。

  元代馬彥良的《一枝花·春雨》也有這個字:「穿一領布衣,着一對布履。」此處的「着」就是「穿着」或「穿上」。

  不過如今普通話口語中,較少用...

清明節;農諺;諺語

趣談中國文化|不止「清明時節雨紛紛」! 一文看清5大清明特色諺語

2023-04-05
甪端

中國文化通識|甪端是甚麽?

2023-03-30
十二律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十二律是甚麽?

2023-03-16

中國文化通識|五彩是哪五種顏色?

2023-03-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