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認識過年習俗 年廿八才洗邋遢?為何要賣懶?

撰文︰黃皓頤

  年廿八,你家中是否已經「洗邋遢」?農曆新年有很多傳統習俗,我們年年都會做,但有否想過為甚麼要在指定日期才做呢?好像為何選擇年廿八這天洗邋遢?

春節|年廿八發音似「易發」 揀好意頭日子一洗霉運

  有說因廿八的廣東話發音跟「易發」相近,所以選了這個「好意頭」的日子,將家中來個徹底打掃清潔,象徵洗去霉運、去除壞習慣,迎來富足美滿的新一年。

  延伸閱讀:要放爆竹煙火才像過年?

春節|年三十晚小朋友「賣懶」 戒除惰性發奮讀書

團年飯
大除夕夜,全家人聚首吃團年飯,以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圖片來源:Getty)

  大除夕夜(年三十晚)的習俗中,你還記得「賣懶」和「接財神」嗎?相傳古時有一個很懶惰的神仙,為了追避仙家的追捕,走入了一個懶惰小孩的身上。仙家為了逼該懶惰神仙離開小孩的身體,就教村民點燈,使其現形,捉到了這名懶惰神仙。而這個傳說就在民間廣傳開去,成為了點燈「賣懶」的習俗。

  如果家中有小孩子懶惰、不肯用功讀書,就在年三十晚時,讓孩子們手提紅燈籠,與夥伴聯群結隊在街上,邊行邊叫:「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不懶!」

  另一「賣懶」形式是,結合派財神習俗,將一張寫上「懶」的紅紙,和寫着「財神」的紅紙混在一起賣出,寓意新一年戒除懶惰的壞習慣,努力讀書,學業進步。

農曆新年 小朋友
以往在吃過團年飯後,小朋友會有「賣懶」和「接財神」的習俗,但現在已經甚少人做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春節|年三十晚派財神 小朋友賺外快兼送祝福

  不過,「賣懶」的習俗,跟派/接財神一樣,已經甚少有人做了。在1970至80年代,每逢過年前夕,尤其大除夕夜,會有很多小朋友到各家各戶敲門,然後說「財神到!」並遞上一張寫着「財神」的小紅紙,寓意財神來到你家門了。所以,大家為了意頭,都會高興地接「財神」,並給小朋友一封紅包,讓他們賺些外快。

  隨着社會經濟改善,小朋友的零用錢不缺,加上大部分大廈設有的保安措施,令陌生人不能輕易登門派財神,因此這個接財神的習俗,亦逐漸消失了。

春節|年三十晚行年宵 逛花市求轉運

維園年宵市場
香港的年宵市場,最初出現在上環蘇杭街和文咸街一帶,後來移至灣仔修頓球場,1950年代搬至興發街一帶。到了1960年,年宵市場正式搬入維園,至今已逾60年。圖為1977年的維園年宵市場。(圖片來源:Getty)
維園年宵市場 買桃花
不少單身男女會特意到年宵市場購買桃花,一心想覓好姻緣。圖中是1975年的維園年宵市場,不少市民正在選購心水桃花。(圖片來源:香港記憶網站)

  現今的年三十晚,大家最常做的是行年宵,不少人更會逛至通宵達旦。為甚麼要行年宵?相傳是要「轉大運」。

  傳統上,除夕夜吃過團年飯後,全家人會一起逛年宵市場。由於年宵市場都會設有花市,而花寓意潔淨、清新,因此人們深信逛逛花市,必定能夠沾上旺氣,以及去掉身上不淨之氣,讓來年行個好運。

  延伸閱讀:難忘年三十晚維園行年宵

春節|年初一長者留家中 遵從「守舍」傳統習俗

  來到大年初一,年輕父母和孩子都會出外拜年,長輩就留在家中。這看似理所當然的安排,原來跟「年初一守舍」的傳統大有關係。

  守舍的「舍」是指自己的家,意思是大年初一要有人留守家中,不能空着房子。於是,守舍的任務通常會交給家中的長者。當有人來拜年的時候,長者就負責開門迎接。

  此外,大年初一也有不能掃地、不能洗頭、不能吃藥等禁忌,但是現代人也不一定遵守這些習俗了。

  你又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過年習俗?

街邊揮春檔
舊日香港在過年前,在街邊會有不少臨時的揮春檔,檔主會即席揮毫為顧客寫揮春。現時已經甚少見到這類街邊寫揮春檔了。圖攝於1977年旺角街頭。(圖片來源:Getty)
農曆新年 街道裝飾
農曆新年期間,商店和街道都換上精心製作的賀年裝飾,營造喜慶歡樂氣氛。(圖片來源:香港記憶網站)

正月十八:十八落燈 人家啖麵

  農曆正月十八,《儀徽歲時記》有這樣的記錄:「十八落燈,人家啖麵」。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一天被稱為「落燈日」,意味着燈會結束了,繁華熱鬧的元宵節過去了,過年也正式結束了。按照習俗,人們會將各式懸掛的燈籠取下來,收好以備來年再用,這個過程就叫「落燈」。

  又有俗語說:「上燈圓子落燈麵,再吃圓子等明年。」意思是說,上燈(元宵節)時要吃湯圓,而到了落燈這一天,人們會選擇吃麵條,寓意新的...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2023-01-31
2:39

春節|新春橫財夢!由初三賀歲馬看香港賽馬歷史

2023-01-23
沙田車公廟、西貢蠔涌車公古廟

春節|大年初二祈福轉運 應該去車公廟還是車公古廟?

2023-01-14
1:49

春節|為甚麼要上頭炷香及轉風車?認識香港過年文化

2023-01-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構港珠澳大橋香港旅檢大樓 節能設計在細節|名建築師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