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既是香港人的飯堂,亦是香港的縮影。看那張壓在餐桌玻璃底下密麻麻的餐牌便一清二楚,由港式麵包到中西麵飯,鑊氣小炒到鐵板扒餐,豬牛羊雞魚蝦蟹,煎炒煮炸炆燉焗,無窮變幻,百味紛陳,展現出香港靈活多變的特質。
小小一間茶餐廳,是香港華洋雜處的寫照,薄薄一張紙餐牌,將五湖四海的文化濃縮融和,每一道菜都是一段故事。
港式鼓油雞翼和瑞士有何關係?
現在很多茶餐廳都吃得到的「瑞士雞翼」,據悉是由老字號餐館「太平館」首創。有下廚經驗的人或許知道,製作瑞士汁和滷水汁的食材其實很相似,離不開鼓油、糖和香葉等材料,把成品喊作滷水雞翼或鼓油雞翼也不為過。但它和瑞士的關聯又是甚麼?
「瑞士雞翼」的命名緣於一場美麗的誤會。據指在1940年代,一位到太平館用膳的外國人對這款鼓油雞翼讚口不絕,吃後連聲大讚「Sweet(甜)」。結果這句話被不諳英語的侍應誤認為是「Swiss(瑞士)」,以為雞翼醬汁具有瑞士風味,並將此事告知當時的太平館老闆徐漢初。後來太平館將這款雞翼命名為「瑞士雞翼」,成為大受食客歡迎的招牌菜,很多餐廳都爭相仿傚,把瑞士雞翼發揚光大。

咕嚕肉的「咕嚕」有三種說法
味道酸酸甜甜的咕嚕肉,幾乎是每間香港茶餐廳必備菜式。早期的咕嚕肉乃由糖醋排骨演化出來。關於「咕嚕肉」的命名,坊間普遍有3個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由於這款糖醋肉口味酸甜,教人垂涎三尺,讓人不自覺「咕嚕咕嚕」地吞口水,因此就有「咕嚕肉」的說法。
第二種說法指出,中國人以酸汁入饌的歷史久遠,其中廣東常見的糖醋醃菜,都是由酸果製成的滷汁醃製.由於這種汁能夠由反覆使用,是一種「古老滷汁」,因此以類似汁醬炮製的糖醋肉,便得到「古滷肉」(咕嚕肉)之名。
最後一種說法認為「咕嚕肉」的命名原因在於食客。據說在清末時期,作為通商口岸的廣州,不少外國人都喜歡糖醋排骨的酸甜口味,但又不習慣啃骨,於是有廚師把肉排切成一口大小,勾上糖醋汁奉客。這款備受外國人青睞的菜式便被稱為「鬼佬肉」。另外亦有指,糖醋肉在60年代備受從事體力活的「咕哩」歡迎,故又有「咕哩肉」之稱。而「咕嚕肉」一名就是從這些名字中演化出來。
延伸閱讀: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揚州炒飯來自揚州?還是廣州?
揚州炒飯──一道由雞蛋、蝦仁及叉燒等食材入饌的炒飯,是茶餐廳不可或缺的菜式,在香港家傳戶曉。然而,揚州炒飯是否源自揚州一直存在爭議,有指它確是揚州產物,有人卻說它源自廣州。
揚州派指出,早在隋唐時期揚州已有名為「碎金飯」的蛋炒飯,這道菜更深得隋煬帝歡心。及至清朝,廣東惠州知府伊秉綬調任揚州,由其家廚創作、加入蝦仁及叉燒等食材炮製的蛋炒飯,亦在揚州流傳開來,成為後來的「揚州炒飯」。
廣州派則認為,如今名滿天下的揚州炒飯由廣州大三元酒店的廚師所創。既然由廣州餐廳出品,何以命名為「揚州炒飯」?據說廚師是品賞過由蝦仁、叉燒和海參等入饌的「揚州鍋巴(飯焦)」獲得靈感,將有關材料融入蛋炒飯,因而創作出「揚州炒飯」。支持這說法的人還指出,坊間其他以「揚州」命名的菜式,例如楊州窩麵,都加入了蝦仁和叉燒等配料。
兩種說法各有支持,誰是誰非,要由食客自行判斷了。
延伸閱讀: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