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拜天公 農曆正月初九,又稱為「拜天公」,為甚麼呢? 這一天,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尤其是閩南地區,有一個特別盛行且隆重的民間習俗,就是「拜天公」。 傳說正月初九是主宰三界、統領諸神以及人間萬靈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誕辰,人們把這一天稱為「天公生」。天公就是指玉皇大帝,道教亦稱之為元始天尊。 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所以用...
初八穀日 農曆正月初八,又稱為「穀日」、「順星節」,為甚麼呢? 正月初八為「穀日」,源於古代中國的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占書》記載:「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初八便是穀物的「生日」。據說這天若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若天陰則年歉,所以這是一個可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 這一天,天子會向天祈求農...
忙年 臘月年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甚麼是忙年呢? 「忙年」就是為春節所做的準備的時段,由「小年」當天便開始,一直到除夕。 忙年有甚麼要準備?人們要為過年祭灶神、大掃除、衣服,祭祖、添衣服,貼對聯,準備鞭炮等等。 有一首北京老兒歌《北京忙年歌》,便以淺白的方式摡括了「忙年」的各項習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
小年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民間的傳統「小年」,甚麼是「小年」? 小年是春節前的重要節日之一,標誌着人們正式開始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日子。關於「小年」的具體日子,不同地方有一點差異。臘月(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南方「小年」就多為臘月二十四,有些地區則為臘月二十五。 小年與祭灶神(俗稱「送灶」)有關,小時候見媽媽「謝灶」,就是祭灶神了。 傳說中,...
每日一詞 給力 「給力」 是一個網絡文化用語,有人誤以為是集合、給予力量的意思,但實際上「給力」是一個形容詞,指厲害、強勁的意思,例如形容一個人很「給力」,即指他很勁,做起事來很有效率。 「給力」一詞源於日本動畫《搞笑漫畫日和》(普通話版),其後在2010年世界盃討論球隊表現時,被中國多次引用,如「西班牙太給力了」,從而開始流行起來。 在實際使用時,也可加一個否定語,如「不給力」,表示某個事件或某個人帶給自己一種很失望的感覺。如這部電腦很「不給力」,即指那部電腦效能差,表現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