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2-05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今天這個資本全球化的時代會否被抹去呢?
在西方誕生的資本,確實帶來了真正的世界史,結束各個民族孤立發展的歷史。
世界通史是資本帶來的,因為資本誕生於歐洲,但它一定要突破歐洲的疆界來征服世界。為甚麼?因為資本的生存就是資本本身的增值。資本一旦停止增值,它作為資本就死掉了,它變成了消費基金。以資本為主導的、資本邏輯為原則的現代人類的經濟生活,不可能、不可以停止資本的增值。
王德峰看任何理論脫離中國思想 便不可能中國化
既然資本的生存方式,就是它的貨幣的增值,那麼它就意味着要把全世界人的消費需要,看成是它的市場,必須把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源,看成是資本增值的材料。於是,它一定要突破歐洲的疆界,征服非歐洲民族,帶來世界史,結束各民族孤立發展的歷史。
有資本的邏輯所要求的社會關係的主導原則是甚麼呢?是在獨立的個人之間建立以理性為基礎的契約,於是,人權原則和人道主義的原則被廣泛地接受。在中國文化中體現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及「人與人的關係」,似乎只存留在我們中國人的記憶中了。
事情真的會如此這樣演變嗎?終於一天,一些中國文化精神當中所體現的社會原則,只成為歷史的回憶嘛。
面對這個基本問題,我們會問,當下中國重建精神家園的思想資源在哪裏?儒家或者以儒家為主導的中國文化精神現代化是否可能?
以前中央一直也承認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否可能?「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如果離開中國思想做基礎,就談不上是中國化。中國化是有一個中國思想、中國文化精神傳統跟馬克思學說的關係。
延伸閱讀:王德峰看當下中國人怎樣選擇未來
王德峰看法律不能處理日常生活危機 民族道理準則和倫理價值成關鍵
法的理性不可能成為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的價值基礎。中國的未來,不要想像成所有人際關係的矛盾和衝突,都適用法律的原則來處理。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假如我到一間食店裏喝了一碗豆漿,擔心豆漿有沒有危害我身體健康的元素,或者我發現了,然後要作出提告。如果這樣的日常生活都要用法律的訴訟來解決,每隔一條馬路,大概應該要有法院了。
日常生活的危機,不是靠法的理性,也不是靠資本的邏輯,而是靠一個民族的倫理精神。文化是指體現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倫理價值。
所以,我相信資本的全球化並不可能夷平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假如夷平的話,全世界的人類只有一種文化精神、一種思想、一種智慧,這就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束。這絕不是我們期待的美好遠景。
延伸閱讀:由兵馬俑考古 看中國文化古迹保育
王德峰看改革開放引進資本邏輯 成為獲取利益新手段
現在我們中國人面臨的問題是甚麼?
改革開放40多年,搞了市場經濟,引進了資本的邏輯。資本對於今天的中國人,意味着在傳統的社會生活範式中,獲取物質利益的新手段。資本與市場決不意味着現代經濟理性與現代市場規則,而是獲取物質利益的新手段。因此,資本和市場作為了手段,而我們的社會生活基本範式仍然是傳統的。
於是,矛盾和張力就來了,種種的病症也會來了。(九之二)
(轉載自明師在你心中@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當代中國》平台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