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兒童合唱團 用歌聲見證 用音樂傳承

撰文︰蘇言

  「尖沙咀散步,筲箕灣眺望……這是我家是我的鄉,是東方的新路向……」在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晚會上,香港兒童合唱團演繹了一曲《這是我家》,清脆悠揚,情感飽滿,贏得一眾掌聲。這個香港歷史最久的合唱團,與香港一同經歷了許多重要時刻,不少團員更是與特區一同成長、一路相伴,見證了香港回歸25年來的變化。

香港回歸25周年|兒童合唱團 數度見證重要時刻

  成立於1969年的香港兒童合唱團,是香港首個兒童合唱團,起初只有39人,隨後不斷發展壯大,80年代擴大到1,500人,而今團員人數更超過5,000人,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組織最龐大的兒童合唱團之一。

  香港兒童合唱團與香港一同經歷很多重大歷史時刻,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的政權交接儀式上,參與慶回歸演出。

香港回歸-香港兒童合唱團01
香港兒童合唱團成立超過5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合唱團。(圖片來源:香港兒童合唱團Facebook)

  當時尚年幼的葉詠媛是1997回歸表演合唱團成員之一,那時的她雖然還不完全理解回歸的意思,但也明白這是對香港產生深遠影響的大事,「我們在台上,對中英兩國領導人演出,能參與其中是很興奮的。」葉詠媛回憶道,演出時雖然遇上下雨,但合唱與樂器的奏鳴澎湃激昂,台下的燈光此起彼伏,瞬間覺得非常激動。

  隨後的日子裏,在每一個慶回歸的重要節點,都少不了香港兒童合唱團的身影: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文藝晚會上,香港兒童合唱團更和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這歌壇「四大天王」合作,共同演繹了回歸10周年紀念主題曲《始終有你》。

  在2017年慶回歸20周年文藝晚會上,香港兒童合唱團帶來了由《東方之珠》、《我的中國心》等組成的《回歸組曲》。演出結束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向演員們致意,並與幾位合唱團的小成員一一握手。

  今年,兒童合唱團又登上了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的慶回歸25周年晚會,用《這是我家》、《明天會更好》兩首歌來慶祝回歸。對他們來說,歌聲承載的是對音樂的傳承和對香港的愛。

香港回歸-香港兒童合唱團02
疫情之下合唱團演出機會驟減,這也令他們格外珍惜每一次的排練和登台機會。(圖片來源:香港兒童合唱團Facebook)

  延伸閱讀: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 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香港回歸25周年|將故事放入歌曲 讓底蘊代代傳承

  講回1997年的回歸表演,葉詠媛印象深刻:「香港終於回到自己的國家,不再被殖民統治,不再像一隻沒有腳的小鳥。」長大後的她這樣說。自5歲加入香港兒童合唱團開始,葉就與音樂結緣,長大後成為合唱團的助理指揮、香港管弦樂團助理指揮。她身上,亦體現出了香港兒童合唱團的一個重要使命,推動藝術培訓,培養音樂人才,傳承音樂文化。

  自1997年開始擔任合唱團音樂總監的霍嘉敏則表示:「有很多我教的小朋友已長大成人,其中不乏合唱團舊生成為合唱團同事、老師。」霍認為,合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在教小朋友唱歌的時候,把感情、故事放進去,讓同學們通過歌詞明白、理解歌曲的含義,把其中的底蘊一代代傳下去。「比如《香港香港》這首歌,很多小朋友可能未必聽過,但我們帶領他們去想像心中的香港,便能讓他們對『香港我心中的故鄉』有具體的感受。」

香港回歸-香港兒童合唱團03
香港兒童合唱團培養了一批批學生,有的學生長大後又回到合唱團工作,將合唱團的精神和情感一代代延續下來。(圖片來源:香港兒童合唱團Facebook)

  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之中,香港兒童合唱團每年都會到世界各地演出,將香港的音樂、東方的音樂帶到全球,同時也演唱世界知名的曲目,促成文化的交流。他們也因此獲得了「小小音樂親善大使」、「世界最傑出兒童合唱團之一」的殊榮。

  受疫情影響,這兩年香港兒童合唱團的演出驟減,因此他們格外珍惜每一次登台機會,希望能用自己的歌聲傳遞信息,感動他人。不少小團員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去內地演出,真切感受歌曲中祖國的地大物博。

香港回歸-香港兒童合唱團04
今年香港兒童合唱團登上慶回歸25周年晚會,演唱了《這是我家》、《明天會更好》兩首歌曲。(圖片來源:香港兒童合唱團Facebook)

  延伸閱讀: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的明天會更好 這是祝福更是信心

相關標籤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香港回歸紀念塔

   大埔海濱公園,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回歸塔牌匾由前新華社分社社長周南題詞。   紀念塔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分上下兩層,設計為螺旋形建築。遊人登上紀念塔,可將吐露港迷人景致盡收眼底,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及馬鞍山的景色。而這座建築物建於大埔海濱公園裏,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軍登陸之處。

  1898年,英國強迫滿清政府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在1899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而當時這批英軍登岸的地方正是現時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之處。

 ...

香港回歸:1997年

  1997年,中國開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至於為何是1997年呢?這就與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有關。

  在19世紀末,滿清政府積弱,外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佔中國土地。1898年,當時英國政府趁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租借」名義強佔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為期99年,而這個所謂「租借期」結...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1952年4月5日
荊江分洪

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全面開工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