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人物篇|「劍神」張家朗再征奧運 續寫傳奇故事

撰文︰黃皓頤

  迎接奧運,全城狂熱!

  萬眾期待的巴黎奧運將於7月26日至8月11日舉行,國家隊及港隊一眾運動員均已準備就緒,誓要再創佳績。

  「當代中國」網站特別推出巴黎奧運專題,捕捉每一位焦點運動員的精彩瞬間,同時亦分享賽場內外的趣聞軼事,令讀者可以盡情享受這一場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

  本文為人物篇第3篇文章,講述力爭衛冕的港隊劍擊隊張家朗的故事。

  在2021年舉行的2020東京奧運,24的張家朗贏得男子花劍金牌,為香港繼1996年李麗珊奧運第1金後,相隔25年迎來第2金。張家朗的成功絕非僥倖,早在2016年4月,他已是亞洲賽王者,一直將目標瞄準奧運。

張家朗小四愛上劍擊 父母支持當上全職運動員

  身高193cm的張家朗,父母都是1980年代的籃球運動員,因此從小就接觸籃球,直至小四暑假,他學習劍擊後就愛上,覺得「篤吓篤吓」很有趣,也喜歡臨場戰術運用、體能和速度的挑戰性。

  張家朗得到父母的同意下,便專心一致打劍擊。短短數年間,進步神速,中四那年更決定輟學成為全職運動員。2014年,張家朗在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橫掃4金後躋身大港隊,同年9月在韓國亞運會中,贏得男子男子花劍團體賽銅牌。2015年,再次出戰亞洲賽奪得個人賽季軍,成績相當不俗。

張家朗是港隊劍擊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張家朗多次公開表示,感謝父母讓他年少時選擇做全職運動員,從此正式走上劍擊之路。(網上圖片)

2016年奪亞洲錦標賽金牌 張家朗成為香港首位亞洲賽王者

亞洲劍擊錦標張家朗(前排右二)奪得金牌
2016年,張家朗在亞洲劍擊錦標賽中奪得金牌,成為香港歷來首個亞洲冠軍。(圖片來源:港隊)

  2016年,張家朗更在亞洲劍擊錦標賽中,展現王者風範。當時年僅19歲的他,先後打敗韓國亞洲賽冠軍許俊、日本世界冠軍太田雄貴、中國奧運金牌得主雷聲,以及日本世青冠軍敷根崇裕,勇奪個人賽金牌,成為亞洲冠軍,也是香港歷來的亞洲賽王者。

  那次比賽,讓張家朗感受最深是決賽時一度大比數落後,只差一分便要落敗,但頂住了壓力,冷靜地一劍劍打,追至平手時,敢於出手,放開去打,結果成功反敗為勝。當時張家朗被媒體稱為「少年劍神」,但他未有自滿,反而定下更高的理想,指向奧運冠軍這個永恆目標。

東奧前陷迷失期 張家朗積極解難勇奪金牌

東京奧運張家朗贏得奧運金牌。
張家朗在東京奧運前,曾經歷一段迷失日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幸好經過一番努力後,突破心理障礙,在奧運比賽中把握每個機會,愈戰愈勇,為香港奪得歷來的奧運第2金。(圖片來源:Getty)

  2016年,張家朗首次取得奧運參賽資格,惜在16強出局。這次經驗令他激發更大意志,不斷改善自己的力量、速度、技巧、步法和臨場策略等,希望為香港爭取劍擊奧運獎牌。2017年,分別奪得世青賽青年組冠軍、亞洲錦標賽亞軍和世界盃季軍等,不論意志和技術等也持續進步。

  看似一帆風順,但也曾有過暗湧。張家朗在2021年東京奧運前,曾經歷一段狀態飄忽的日子,令他對自己產生懷疑。「曾經排名跌出前16名,問自己是否不值得在前16呢?曾經猶豫過一排,尋找不同方法,又和教練傾,應該用什麼心態去打。」

張家朗正進行劍擊比賽。
當站在比賽台上,就沒有退路。張家朗(左):「再退都不是辦法,唯有盡力上前打好每一劍。」(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努力總會得到回報。當張家朗在東京奧運花劍決賽中,擊敗上屆金牌得主奪得夢想的奧運金牌,揭去面罩的一刻,他一臉的難以置信。

  由最初懷疑自己可否踏上頒獎台,到一步步打敗對手,達成冠軍的夢想,張家朗形容整個過程非常夢幻。賽後他更鼓勵大家,「要堅持,不要太容易放棄。」不論是運動員或平凡人如你我,也是至理名言。

張家朗(左二)贏得人生首面世界杯金牌。
2022年1月,張家朗(左二)贏得人生首面世界杯金牌,再次展現其王者風範。(國際劍聯FB)

  巴黎奧運即將舉行,也將是張家朗第三次參加奧運會。

  與上屆不同,這一次他以衛冕的身份參賽,既是挑戰者,也是其他人的假想敵,難免有更多的壓力。張家朗表示,回想起過往參加的奧運心情,第一屆是有點緊張,第二屆就沒有太緊張,今屆則是心情相若。

  對於要爭取衛冕,張家朗就認為要平常心面對,「我自己覺得能衛冕固然是好事,但更重要是要對得住自己平日的訓練、教練的指導,發揮到應有水平已好足夠。」

  張家朗希望享受比賽,又認為在奧運前的花劍大獎賽上海站取得冠軍,成功打下了強心針。

  希望張家朗能夠繼續為香港創造歷史,為香港爭光!

  延伸閱讀:巴黎奧運人物篇|天賦加努力 陳芋汐勢圓奧運跳水冠軍夢

  延伸閱讀:巴黎奧運人物篇|中國男乒主力 樊振東能圓夢「大滿貫」嗎?

孫穎莎效力於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現女單世界排名第一

巴黎奧運人物篇|國家隊女乒「一姐」 孫穎莎:我要做「大魔王」

2024-07-1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1
相關每周主題
歷來香港有11位運動員曾踏上奧運頒獎台

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2024-08-12
2:14
東京奧運張家朗贏得奧運金牌

巴黎奧運人物篇|「劍神」張家朗再征奧運 續寫傳奇故事

2024-07-06
江旻憓參加巴黎奧運

巴黎奧運人物篇|你一定要知道「微笑劍后」江旻憓的5件事

2024-07-29
2:04

粵港澳合辦2025年全運會 創中國體育歷史

2021-08-27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歷來香港有11位運動員曾踏上奧運頒獎台

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2024-08-12
2:14
東京奧運張家朗贏得奧運金牌

巴黎奧運人物篇|「劍神」張家朗再征奧運 續寫傳奇故事

2024-07-06
江旻憓參加巴黎奧運

巴黎奧運人物篇|你一定要知道「微笑劍后」江旻憓的5件事

2024-07-29
2:04

粵港澳合辦2025年全運會 創中國體育歷史

2021-08-27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歷來香港有11位運動員曾踏上奧運頒獎台

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2024-08-12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中國計算機之母」 夏培肅的永恒傳奇

2022-10-29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特朗普的4個核心立場

2025-04-11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2025-04-09
中國經濟-中國上海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只有把中國變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2025-04-06
1957年4月13日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興建

「擺譜」擺出甚麼譜?

  在北方用語當中,擺架子原來有別的說法,叫作「擺譜」。

  有資料顯示,清朝時,朝廷頒布條例,吸引關內人口到東北屯墾。

  到了東北的移民,會帶上自家的家譜,閒時便各自拿出家譜比一比,看看誰的家譜更大,以示自己是望族之後。或許是擺譜過程中,部分人可能產生了自豪感,態度高調自大。

  擺譜除了有擺架子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故意裝出一副體面或安逸的氣派來炫耀。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