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打小人 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撰文︰黃皓頤

  「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碇透。打你隻小人腳,打到你冇鞋挽屐走!」趁住每年3月5日或6日的驚蟄去「打小人」,驅除霉運,會否是你的心聲?今年新冠疫情措施全面放寬,社會步向復常,相信打小人的墟冚場面將會重臨。你今年要打小人嗎?

灣仔鵝頸橋三岔路口殺氣重 成為驚蟄打小人聖地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驚蟄打小人 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打小人通常會在陰暗地方進行,例如橋底。灣仔鵝頸橋位處三叉路口,有指煞氣大,可以克制小人,所以鵝頸橋橋底便成為了打小人的熱門聖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香港人最熟悉的傳統習俗,必定是「打小人」。去哪裏打小人最好?灣仔鵝頸橋橋底的三岔路口殺氣重,是最佳的「三煞位」,屬大熱之選,每年驚蟄當日,例必擠滿來幫襯的客人。

  為甚麼要打小人?各人原因不同,不過,通常是自覺頭頭碰着黑,工作不順利,又或者經常被身邊小人中傷,因而祈求保心安,也有些是感情轇轕,不幸遇上花心男或遭小三介入婚姻中,所以藉打小人發洩情緒,吐一口烏氣。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驚蟄打小人 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每年驚蟄,不少人會幫襯職業神婆打小人,以前多數是長者,近年多了年輕一輩。(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驚蟄打小人 源於粵港澳大灣區習俗 香港澳門最流行

獲《時代雜誌》點名稱讚 驚蟄打小人受國際關注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驚蟄打小人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任何日子都可以打小人,但有指在驚蟄當天打小人的效果會更佳,所以很多人會特意在驚蟄當日幫襯職業神婆打小人,希望驅走霉運。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將打小人列為安慰心靈的「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圖片來源:Getty)

  在鵝頸橋底,當你委託的「職業神婆」拿起一隻舊鞋,一邊不斷用鞋底拍打象徵不吉利的「小人紙」,一邊唸唸有詞說出各種「咒語」,那一剎,不管是否靈驗,已經幫助你達到紓緩壓力和平衡心理的作用,非常治癒。

  說穿了,打小人就是一門心靈自癒的科目。

  「打小人」原本是流行於香港和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民間習俗,在1950年代的相關報道,將它稱為民間迷信陋習,前往打小人的市民都是「愚昧婦孺」,提供打小人服務的是神棍。

  延伸閱讀:觀音借庫後吃生菜宴 粵港澳大灣區傳承300年歷史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驚蟄打小人踢走衰運慰藉心靈
驚蟄不單流行打小人,也同時可以「祭白虎」。民間傳說指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而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多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用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寓意其不能張口說人是非。(圖片來源:Getty)

  不過,近年打小人不單在港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榜上有名,更已被提升至國際層面,成為訪港遊客的參觀節目。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將打小人列為安慰心靈的「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

  打小人,又豈止是民間迷信習俗咁簡單?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2:32

由《傾城之戀》到《色,戒》 看淺水灣酒店歷史

2023-03-19
2:49
左圖正中是1920年代第二代天星碼頭。右下圖是1950年代末中環雪廠街的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2023-03-12
2:33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七姊妹道7女投海都市傳說 見證泳棚到工商區變遷

2023-03-05
Disco

集體回憶|還記得一齊落Disco的日子嗎?

2023-03-0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沙田大圍銅鑼灣、銅鑼灣山路、銅鑼灣村

香港「名不符實」街名知多少 銅鑼灣山路不在銅鑼灣?|香港街道故事

2025-05-10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