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2-18
昔日香港缺水問題嚴重,由電影《72家房客》的經典對白:「樓下閂水喉呀!」,到歌神許冠傑的《制水歌》:「又制水今晚點沖涼,成晚要乾煎真撞鬼」、「聽朝早啲起身,搵定水桶半打,裝多啲水,乜都假」,一字一句,均唱出百姓心聲。
60年代香港水荒嚴重 政府實施制水
香港在地理上三面環海,缺乏自然河流及湖泊,上世紀中人口膨漲,淡水短缺,上一代人經常承受制水之苦,情況在60年代最為嚴重。1962年底,香港經歷了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由於當時港人用的水,主要由雨水收集,降雨量不足,水塘儲水量跌至新低,僅足夠全港市民用一個月多些,港英政府無可奈何實施制水。
每4日供水1次 排隊取水成集體回憶
初時每日有限度供水3個鐘,後來時間愈縮愈短,每4日才供水1次。為免屋企陷入水荒,每次水車到,市民都會全家總動員,端出水桶、水煲、水壼、面盆、電飯煲、甚至漱口杯,總之能夠盛水的器皿都拿出來,排隊取水成為那年頭的集體回憶,因爭水而起的爭拗經常出現。由於食水有限,家家戶戶想盡辦法慳水:一盆水,洗完米洗菜,洗完菜沖涼,沖完涼洗衫,最後沖廁,一點一滴都不浪費。
1965年3月 香港正式引進東江水
為解決水荒,1960年起,港府與廣東省簽訂協定,每年從深圳水庫輸入超過2,000萬立方米水。協議之所以達成,是因為時任國家總理周恩來曾下達指示:「各地凡是有可能,對港澳供應都要負擔一些」。然而,上述水量對香港只是杯水車薪。1963年旱災後,粵港達成協議,興建東深供水系統,耗時11個月建成。兩年後、即1965年3月,東江水正式引進本港,港人逐漸擺脫制水陰霾。
延伸閱讀:大欖涌水塘肩負香港歷史水務重任
60年代起 香港展開多項世界級水務工程
水,作為生命之源、社會命脈,殖民政府當然不會任由中國制約香港食水供應。從60年代起,香港先後展開多項世界級供水工程,1969年落成的大埔船灣淡水湖、1975年投產的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1978年建成的萬宜水庫等,都是在那年頭的產物。
不過,海水化淡只運作短短幾年,便因成本太貴停運,1982年關閉,後來被炸毀,發展成跳蚤市場。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香港前途明朗化,港府對水的戰略考慮漸減,東江水供水量按年遞增,1986年首次超出香港用水量一半,至今香港7至8成食水都是來自東江。
如今香港甚少制水,沖涼洗滌毋須「慳住用」,但卻衍生浪費。目前港人每日平均耗水量達130公升,單是沐浴就用了52公斤,是昔日一家人幾天的用量。由缺到夠,節約到浪費,如何平衡,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