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撰文︰黃皓頤

  你去過香港海防博物館嗎?現在要改稱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了。這個由逾100年歷史的舊鯉魚門炮台改建的博物館,有如一位智慧老人,充滿着歷史故事,不論是改名前或後,都值得我們細味參觀,從其歲月痕迹見證昔日香港海防軍事的歷史。

法國蘇聯昔日東亞地區擴張勢力 港英政府建鯉魚門堡壘作防禦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前身是建於1887年的鯉魚門砲台,依山而建,沿海而立。
這座白色炮台於1887年投入運作,共有兩個炮位,各配置一門 6 英吋隱沒式後裝炮。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位處鯉魚門海峽南岸的岬角,曾經是鯉魚門要塞,扼守着維多利亞港東面水道的戰略位置。為何這個海防要塞會變成了昔日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故事要推前至1844年說起。

  當年,駐港英軍於水道南岸的西灣地區(現為柴灣)修築軍營,後因瘧疾、痢疾等疫症橫行,導致不少軍民死亡,後來英軍選擇撤營。

  往後40年間,雖曾多次計劃在鯉魚門興建炮台,以加強對維多利亞港的防衛,惟一直只聞樓梯響。直至1885年,由於法國及蘇聯在東亞地區擴張勢力,建立海軍基地。基於當時局勢日漸緊張,逼使港英政府興建防禦堡壘。

  幾經考慮下,港英政府選址鯉魚門的岬角,興建炮台、碉堡、軍營及隧道等防衛設施。建築於岬角最高點的堡壘是整個炮台防禦工程的核心,由英國皇家工程兵設計和建設,連同中央炮台、西炮台等建築工程,於1887年完工。其後,軍營軍事設施的規模不斷擴大,例如加建西灣炮台、白沙灣炮台等。

  直至1930年代,香港未有遭到外國軍事入侵,加上新建的防衛據點如赤柱炮台及摩星嶺要塞等相繼落成,鯉魚門的戰略地位日漸退減。1940年代初,香港經歷日據時期,鯉魚門堡壘曾被攻佔。

  延伸閱讀:尖沙咀百年水警總部活化 變身文化旅遊購物熱點1881

二戰後鯉魚門炮台漸失防禦作用 改建香港海防博物館保存歷史價值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的堡壘主要入口,大門上的「1887」是堡壘的建成年份。
25磅野戰炮II型,屬可移動火炮,特別為前線作戰設計。
史迹徑上展示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用以對抗戰鬥機的武器。
鯉魚門渡口炮台於1892年興建,設有兩門6磅哈乞開斯速射炮,用作防止快艇、魚雷的突襲。
 鯉魚門渡口炮台於1892年興建,設有兩門6磅哈乞開斯速射炮,用作防止快艇、魚雷的突襲。

+1

魚雷發射室

  二戰後,鯉魚門炮台逐漸失去原本的軍事作用,但有見於其歷史價值和建築特色,決定將其修復,改建為一間香港軍事防衛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初時,曾一度想將它定名為戰爭博物館,其後於2000年改名為香港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主要由三個區域組成,包括接待大樓、堡壘及史迹徑。博物館的主要展區位於岬角頂部的堡壘內,堡壘中央有一個露天廣場,經改建後的堡壘上方設有大型帳篷天幕,令露天廣場成為自然採光充足的戶內建築部分。

  史迹徑設置了24個史迹點,包括建在岸邊岩洞內的魚雷發射站、屹立山嶺上的鯉魚門堡壘、多座炮台及溝堡等,很值得遊歷細賞。

  延伸閱讀:大澳文物酒店活化重生 尋舊大澳警署百年遺迹

2024年9月更名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必睇「抗戰主題展覽廳」

2024年9月3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右五)與一眾嘉賓主持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揭幕儀式。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新設專題展覽「摧手抗敵 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設立「抗戰主題展覽廳」,展示日本侵華、香港淪陷等抗戰歷史。

  2024年9月3日,這個面積約34,200平方米的博物館,更名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有如回歸當初構思「戰爭博物館」的初心,而其重心內容是介紹抗戰歷史及香港的海防和軍事變遷。

  館內常設展覽有11個展覽廳,展示香港抵禦日本侵華的歷史,以及從唐代至1997年回歸祖國,香港與國家海防緊密相連的關係和軍事變遷。此外,有四個展覽廳會特別設立「抗戰主題展覽廳」,展示日本侵華、香港淪陷、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敵後活動和戰士們的貢獻、日本投降等中國抗日戰爭歷史,讓大眾加深對抗戰歷史的認識,和對抗日先烈的尊敬。

  想認識香港歷史,不妨走訪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漫步於史迹徑感受鯉魚門海峽的歷史及軍事氛圍,瀏覽展覽廳內抗戰歷史和香港海防故事,必定有所啟發,獲益良多。

盤點「曲線女王」扎哈‧哈迪德 香港科幻大樓|名建築師在香港

2024-09-22

香港古迹|路邊石柱有來頭?拾遺香港歷史建築碎片

2024-09-14
2:08

最先入住香港海洋公園大熊貓 不是安安佳佳 而是牠們?

2024-09-08

香港都市傳說|屯門三聖靈石「流血」?青山公路因它改道

2024-09-0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