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歷史紀錄片《中國》被評為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之一,自2020年12月開播後得到極大的迴響和好評,播出後10天已引起超過6.7億的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除了網友高度讚揚《中國》的畫面有如高質感的電影作品,連兩位著名導演張藝謀和陳凱歌也對《中國》鏡頭下構築的故事和唯美的畫面給予高度評價,成功掀起新一輪歷史紀錄片熱潮。

紀錄片《中國》第1季於2020年12月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整套影片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 (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4K電影式紀錄片《中國》 唯美古裝景增觀眾代入感

  紀錄片《中國》每集的片頭都由一扇寫着「中國」的木門緩緩打開作為開端,恍如開啟時光隧道,引領觀眾從這扇歷史大門回到古代,一同見證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與文明成果。製作方面,整套影片應用4K高清、電影手法拍攝,採用全景聲等創新技術,唯美的畫面自然不失真。主創團隊對構圖、色調同樣講究,以優美的藝術畫面、構圖和光影氛圍營造出電影級質素的藝術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不論是自然風光的室外景,還是宮廷等室內景,構圖上都遵循着大氣、寫意,並帶有「中式留白」與對稱美的中國傳統美學風格,與中國歷史的深沉厚重相契合,為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的歷史文化視聽盛宴。

  延伸閱讀:《功勳》記錄8位英雄人生故事 細節真實打動觀眾

紀錄片《中國》的畫面細膩精緻,配合演員的演繹與背景配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歷史人物的故事,即使對該段歷史不太熟悉的觀眾也適合觀看。(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此外,片中沒有複雜的布置,由簡單的布景營造出一幀幀恍如水墨畫般的場景,被網友稱讚為極美的攝影作品。《中國》像是帶着攝影機回到古代,捕捉歷史人物生活場景的瞬間。這種拍攝手法更易令觀眾投入當中,有如身處在千秋歷史中,與古人一同經歷着不同年代的風雲變幻,而不是坐在課室內上歷史堂一樣呆版。

紀錄片《中國》以光影營造氛圍 原汁原味講述歷史

  《中國》採用現今語言風格、遣詞造句來講述歷史,第1季共有12集,篇幅從春秋儒家的啟蒙到戰國的百家爭鳴時代,由秦統一六國到魏晉南北朝的融合,以及隋朝的建立與盛唐的崛起,《中國》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呈現出每個時代的人文思潮。

第2集《眾聲》探索中國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時代的文化繁榮盛況。片中以三個莊周的小故事「莊周夢蝶」、「莊周與龜」及「鴟得腐鼠」,概括出莊周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點的看法。(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影片中的情節與故事都經過細膩琢磨,由光影營造出鮮明、恰到好處的氛圍。譬如在敘說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對談時,外景採用明亮開闊的光線,凸顯孔子對儒家觀點堅信不疑,寓意他對未來有着光明的願景;其後,訴說孔子過着顛沛流離、周遊列國14年的生活時,由轉為暗淡的畫面,以凸顯他黯淡的處境。

  另外,片中描述秦朝的篇幅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簡潔生動的旁白,配合還原時代韻味的鏡頭,從秦朝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畫面,表達出他們對時代的願景與戰火的無奈。

  對於秦始王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阿房宮、耗盡民力修建長城、焚書坑儒等暴政,影片皆直言不諱地表達出來,但亦有對秦始王頒下坑儒的法令加以解釋,秦始王下令活埋的儒生,其實是他耗費巨萬財富豢養的方士,那些方士不但未能助他求得仙人不死之藥,反而在背後嘲罵秦始王,在影片中澄清大家對秦始王的誤解。

不少網友大讚紀錄片《中國》講述秦朝的篇幅,尤其是秦國重臣李斯(右)與韓國王室公子韓非(左)的故事。他們二人本是荀子的學生,但在礙於時局形勢的轉變下,二人只能成為敵人,最終韓非死於李斯送的毒酒之下,當下的畫面配合光影營造的氣氛,更是描繪得精妙逼真。(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主創及演員陣容鼎盛 紀錄片《中國》以當代角度回望歷史

  《中國》的主創團隊從籌備到播出花了近5年時間,才雕琢出這套具有東方美學色彩的精品紀錄片。原來其主創團隊成員均大有來頭,包括有曾製作紀錄片《河西走廊》、《重生》的總導演李東珅與總撰稿鄧建永,聯同曾擔任紀錄片《大國崛起》執行總導演、總撰稿的周艷擔任總導演,為《中國》的質量護航。

  這套紀錄片亦請來不少歷史學研究學者擔任學術統籌和顧問;配樂方面同樣一絲不苟,由《花樣年華》、《十面埋伏》等經典電影的配樂大師——日本著名音樂家梅林茂創作富有張力的背景音樂。由此可見,《中國》是國內外頂級團隊共同打造成精品之作,讓觀眾安坐家中便可看到電影級的高質紀錄片,以當代角度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

紀錄片《中國》共有3季,在第1季12集的內容中,講述從春秋到盛唐的歷史事件;今年6月開拍的第2季將會講述盛唐後的故事;而第3季則涉及春秋以前,夏、商、周朝的故事。(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此外,《中國》由大量實力演員擔綱演出,除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國家話劇院的老戲骨外,也有何炅、汪涵、于朦朧等為人熟悉的演員出演。通過實力派演員立體的演繹,觀眾可以更加清晰理解歷史人物性格,深入淺出地了解中國歷史的脈絡。不但對熱愛中國文化的觀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參考題材,亦能讓年輕觀眾群、孩子重新愛上歷史。

  延伸閱讀: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延伸閱讀:《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尚食

舌尖上的大明 從《尚食》看中國飲食文化和習俗

1:47

古裝劇裏的中國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掀「南京絨花」熱潮

《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雄獅少年

熱血動畫《雄獅少年》 醒獅文化與留守少年追夢的故事

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風味原產地》:食物做主角 細訴各地飲食文化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踏入11月,中國許多地方都已處於深秋時分,四周都被濃墨重彩的秋色浸染,形成一道道迷人的風景,當中包括金色林海——「活化石」胡楊林。每逢秋天,是胡楊林最佳觀賞期,究竟哪些地方可以捕捉到胡楊林最美的景致?

盤點中國最美胡楊林 走進層林浸染的金秋童話

影視時尚

Netflix重播《還珠格格》 回顧第一代清宮偶像劇經典畫面

編輯推薦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香港運動員

不斷更新|《香港機遇新里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中國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2000年11月22日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中國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小雪封地 大雪封河

  二十四節氣中,立冬過後,便踏入「小雪」。

  有關小雪的解釋,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下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外,古籍《群芳譜》亦有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所代表的是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此時此刻,北部一些地區已見初雪,不過因為地氣未寒,降雪量小,未有積雪,於是稱作「...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