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再會長江》 細訴長江十年變遷

編輯︰陳泳曦
撰文︰謝小明

  十年人事幾番新,年月匆匆而過,你還記得10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嗎?10年前,日本著名導演竹內亮曾為NHK拍攝大型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10年後,他重遊長江拍攝紀錄電影《再會長江》,他的鏡頭不止真實記錄下長江沿岸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更與10年前拍攝紀錄片時認識的「好友」重逢,帶領觀眾一起看看「長江大浪推前浪」下的各種變化。

再會長江 | 再走一趟逆流而上的長江之旅

2021年日本導演竹內亮與《再會長江》攝製組再次跨越長江,記錄長江沿岸民眾10年前後生活狀態的變化
2021年日本導演竹內亮與《再會長江》攝製組出發,再次跨越長達6300公里的壯麗山河,到長江的源頭,看冰川融水一滴滴地落下來,記錄長江沿岸民眾10年前後生活狀態的變化。(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2011年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引起轟動,當年他未能拍攝到「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而留下遺憾。10年後,已移居中國南京的竹內亮決心彌補這個遺憾,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他在2021年再次踏上6,300公里的長江之旅,耗時3年拍攝《再會長江》,尋訪10年前偶然出現在他鏡頭下的「陌生人們」,以及「長江源頭第一滴水」。

如今的三峽大壩不僅能發電防洪,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承載船隻升降機,已成為熱門旅遊打卡點。
如今的三峽大壩不僅能發電防洪,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承載船隻升降機,已成為熱門旅遊打卡點。

  延伸閱讀:世界最大水利建設 三峽大壩17年建成
  延伸閱讀:1.5萬次|「船舶電梯」三峽升船機 實現快速過壩 升級長江航運

   《再會長江》以長江為線索,記錄沿岸4億多居民的生活變遷。竹內亮走訪南京、上海、重慶、雲南、四川等省市,記錄了江上的開船人、重慶棒、水庫移民等群體的生活。電影將2011年拍攝的影像與10年後的影像穿插對比,從中能直觀感受到長江流域的巨變:環境變得更乾淨,居民住所變得更寬敞氣派,民眾的生活也變得更富裕幸福。

長江下游水質經歷十年光陰顯著提升,兩岸環境也更加舒適宜人。
電影版《再會長江》展現了長江雄偉的自然景觀外,時隔10多年的光陰,在環保理念的驅動下,長江下游的水質有了明顯改善,沿岸環境也變得更宜人。(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再會長江 | 記錄長江沿岸居民生活變遷 尋回驚喜與感動

  從這部作品中看着竹內亮的一步一腳印,不但看到壯麗的自然風光,更吸引的是百姓樸實的笑容和令人潸然淚下的動人故事。其中,最令人深刻的篇幅莫過於竹內亮尋回10年前拍攝紀錄片中數位受訪者的過程,包括長江貨船船長江洪、想參軍的彝族女孩楊芹會、女兒國的女孩甄甄,還有藏族女孩仁青茨姆。

竹內亮用輕鬆且「無台本」的拍攝風格真實記錄長江沿岸居民的故事。
竹內亮的拍攝風格是輕鬆且「無台本」,他表示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能更真實地記錄眼前的一切,拍下長江沿岸民眾接地氣的故事。觀眾亦可從片中可看到平易近人的竹內亮總是很自然地與長江流域的居民打成一片。(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出發前,製作團隊並沒有預先聯絡這些「老朋友」,因為竹內亮希望能紀錄與他們重逢時最真實的第一反應。旅程中,他們遇到種種驚喜,其中他們差一點便找不到當年的女學生楊芹會,正想放棄之際,拍攝團隊到船餐廳吃飯時,竟然與老闆閒聊間得知楊芹會的下落,更在老闆協助下找到楊芹會的新家。最終透過楊芹會母親的協助,成功與遠在浙江工作的楊芹會用視像電話聊天。

竹內亮尋找十年前的受訪者,記錄下與故人重逢的故事,其中一位是長江貨船船長江洪,如今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為了捕捉10年來長江沿岸百姓真實生活的變化,竹內亮再次尋回當年的受訪者,他與故人們重逢的故事,令許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竹內亮尋回長江上的貨船船長江洪,和10年前相比,雖然他與船員們也變老了,但他們依然在長江上「馳騁」。(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另一個感人的章節,相信是藏族女孩仁青茨姆的故事。片中憶述當年竹內亮與拍攝團隊走到香格里拉時,遇上性格內向的仁青茨姆,她在景區抱着小羊與遊客合照來賺錢。當時這位在「世外桃源」長大的17歲少女提出想去上海見見世面,竹內亮為了實現茨姆的心願,毅然帶着茨姆及其父母到上海旅行。

十年前,藏族女孩茨姆抱著小羊出現在竹內亮的鏡頭里,後來攝製組帶她去上海,激發她在香格里拉開民宿的夢想。
10年前,香格里拉的藏族女孩茨姆抱着小羊闖入了竹內亮的紀錄片鏡頭後,便開啟了人生中第一次離開家鄉的旅程。她感謝攝製組帶她去上海大開眼界,同時也讓她萌生在香格里拉開民宿的夢想。(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10年後,茨姆與母親突然看到竹內亮仍感動得不禁落淚;而變得開朗、愛笑的茨姆已實現當年的夢想,成為一位成熟幹練的民宿老闆,因此她十分感謝竹內亮當年的美意,使她眼界大開,並改變了她的人生。

十年後,茨姆實現了夢想,變得開朗愛笑的茨姆在香格里拉擁有了自己的民宿。
十年後,茨姆實現了夢想,變得開朗愛笑的茨姆在香格里拉擁有了自己的民宿。

 

再會長江 | 先網劇後上映電影 反傳統打造紀錄片品牌

  其實《再會長江》上映前,許多內地觀眾已在B站(影片分享平台bilibili)看過9集的網劇版《再會長江》。內容豐富的網劇版《再會長江》,自2022年開播至,豆瓣至今仍維持9.3的高分,得到不少網友的好評。後來,製作團隊參考了觀眾意見和建議,在得到投資方的支持下,電影版《再會長江》最終於今年登上大銀幕。

記錄「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一直是竹內亮的夢想,拍攝《再會長江》時他因高山症體力不支,最終由編導代他完成夢想。
記錄「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一直是竹內亮的夢想,拍攝《再會長江》時他因高山症體力不支,最終由編導代他完成夢想。
記錄「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一直是竹內亮的夢想,拍攝《再會長江》時他因高山症體力不支,最終由編導代他完成夢想。

  延伸閱讀: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港

  竹內亮指出,電影版《再會長江》並不只是簡單拼湊和截取網劇版的精華,而是以長江兩岸10年的巨變作為新主題,加入了沒有在網劇版出現過的內容,並以2011年的拍攝素材作對比;同時變更了故事走向、解說和旁白的主題,成功吸引大批粉絲走入戲院支持。

  2024年5月上映的電影版《再會長江》於豆瓣收穫8.5分的高分,也獲得了首屆嵩山紀錄片大會「人文系列長片優秀作品獎」,以及提名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而《再會長江》先做網劇後上映的反傳統操作,無疑是紀錄片領域的大膽挑戰,最終《再會長江》不但成功打造紀錄片品牌,也為紀錄片在電影市場中的困境探索出新的傳播方式。

  延伸閱讀:中國地理小知識|長江 黃河 珠江.....中國大河你能說出幾條?

《破·地獄》上映一個月已成為香港華語電影票房第一位,大獲好評。

《破·地獄》|奪港產片票房冠軍 獻給活人與亡魂的度脫之舞

2024-12-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春天必打卡!全國賞花地圖 這4個人間仙境不能錯過

2025-03-25

影視時尚

2025亞洲電影大獎|劉青雲憑《爸爸》奪影帝 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

2025-03-1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春天必打卡!全國賞花地圖 這4個人間仙境不能錯過

2025-03-25

影視時尚

2025亞洲電影大獎|劉青雲憑《爸爸》奪影帝 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

2025-03-1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春天必打卡!全國賞花地圖 這4個人間仙境不能錯過

2025-03-25

影視時尚

2025亞洲電影大獎|劉青雲憑《爸爸》奪影帝 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

2025-03-18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全國兩會AI和機械人

全國兩會|機械人人工智能成「熱詞」 AI記者機械犬巡邏引關注

2025-03-11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2021-11-14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2024-04-08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2022-01-10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25-01-09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023-06-06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021-12-20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2021-11-14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2024-04-08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2022-01-10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25-01-09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023-06-06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2025-03-21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甚麼?

  「孔夫子搬家」這句話,歇後語是甚麼呢?提示:從幽默角度去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辦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學說」。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因此,他家中的藏書很多。

  想像一下,當他搬家時,搬的最多就是書。

  因為書的諧音是「輸」,後...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