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編輯︰言嘉庸

  短短8年時間,中國累計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在這個非凡成就的背後,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功不可沒,更有超過1,800人為之犧牲奉獻。

  由新華社出品的新聞紀錄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11月23日起在內地上映,電影採用真實的新聞素材,講述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幫村民解決生活問題、發展當地經濟的故事,致敬這些平凡英雄。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全國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搞產業、興教育、抗颱風、保豐收等事迹,被看作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集體記憶。(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我們是第一書記》:四個故事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

  電影篇幅有限,《我們是第一書記》選取了多個有代表性的事例,盡量涉及中國扶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地方——「三區三州」,即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四地州,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四省藏區,以及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雲南的怒江州。

  其中西藏篇講述了宗措村第一書記旺青羅布帶領當地村民養羊脫貧的故事。影片中旺青羅布為省下5千元運費和1萬元飼料費,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喜馬拉雅山北麓驅車十幾個小時,帶回村民養羊所需草料。他還親自帶着村民壘羊圈,為守護羊群與狼群鬥智鬥勇。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西藏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通過成立養殖合作社,發展羊產業,讓宗措村如期脫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四川篇講述了胡小明和羅洪兩位前任和現任第一書記為大涼山孩子們解決受教育問題的故事,針對博作村嚴重的失學輟學現狀,他們多次逐家逐戶勸導家長及孩子,苦口婆心講解教育的重要性,陸續將孩子送回校園。

  黑龍江篇則記錄了上升村第一書記王路帶領村民們在颱風過後搶收糧食、顆粒歸倉的事迹;貴州篇講的是易地搬遷脫貧故事,展示了坡頭村第一書記劉恭利帶領困難群眾搬出大山、引進產業、組織就業的過程。

  延伸閱讀: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貴州望謨縣坡頭村第一書記劉恭利帶領貧困群眾搬出大山,但在家人面前,她是常常無法回家而感到虧欠的女兒和媽媽。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第一書記真實心路歷程,他們的勇氣與失落、執著與愧疚、堅定與柔情,都被真實地記錄在銀幕之上。(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我們是第一書記》:首次嘗試新聞紀實電影

  《我們是第一書記》也是內地首次嘗試以新聞素材依託電影方式融合創作的大銀幕作品,惟與紀錄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沒有旁白,所有的敘事都靠真實的鏡頭和真實人物的對白來推動。

  製片人張苗表示,雖然《我們是第一書記》沒有拍攝劇本,但依然有故事和情感的邏輯以及電影的韻律感。攝製團隊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花費大量時間與採訪對象交流,力求熟悉每位受訪者的生活和經歷,拍攝到最真實的畫面。

  延伸閱讀:懸崖村上直播帶貨 95後助村民擺脫貧困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的拍攝歷時兩年有餘,拍攝團隊深入各地貧困地區,以新聞素材為基礎,通過電影化剪輯方式。(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另一方面,《我們是第一書記》在拍攝過程中也經歷了重重困難,在深入貧困地區時,多名攝影師意外落入捕獸陷阱或掉進車道溝。有導演遇到泥石流災害,但第二天仍然坐在輪椅上堅持拍攝。又因為切身的經歷感受到貧困地區的生活困難,拍攝團隊最後將工資全部用於扶貧。

《我們是第一書記》:致敬平凡英雄

  談及創作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的初衷,張苗認為,這些真實感動的故事不應只存在於碎片化新聞中,而是應該被更多人看到,新聞電影將脫貧攻堅用影像記錄下來,保存了這段歷史帶給這個時代的溫度和感動。

  新華社記者、另一位製片人魏驊用了3個數字來說明——896、1200、1800,這3個數字分別是近三年來已經犧牲的扶貧幹部數目,他同樣強調記錄和真實表達是主創團隊拍電影的初心。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結尾也出現了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照片,她在2019年被山洪沖走而遇難,年僅30歲。(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據悉,《我們是第一書記》主創團隊在電影開拍之初收到了超過200個案例,當中有大部分都是已經殉職的第一書記。而團隊在拍攝過程中也不斷收到有第一書記殉職的消息,雖然沒辦法把所有內容一一呈現在大銀幕上,但後續會通過微視頻方式帶給公眾。

  扶貧幹部和工作人員也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用行動證明,偉大出自平凡,而他們付出、汗水與努力值得被記錄,以提醒大眾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

觀看《我們是第一書記》預告片:

  延伸閱讀:國產科幻先河 《流浪地球》的啟示與反思

  延伸閱讀:《功勳》記錄8位英雄人生故事 細節真實打動觀眾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從農場到餐桌

探尋食材產地 科普烹飪秘籍 《從農場到餐桌》助農帶貨新思路

2022-03-1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2017年5月5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C919首飛

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