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28
鄧清明是中國第一批太空人,但當同袍都陸續執行飛天任務之際,同樣優秀的他卻總是「備份」(替補)着,一次又一次與飛天擦身而過,讓大家看得心疼。但鄧清明沒有氣餒,時刻為出征而準備,終在2022年11月29日的神舟十五號任務,他成為「正選」,圓了飛天夢。這一天,鄧清明56歲半,準備了25年。
英雄主義情結 鄧清明成空軍飛行員
鄧清明1966年出生在江西省宜黃縣農家,是家中長子,曾經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空軍到學校招募飛行學員,他在家人鼓勵下「試試看」報了名,沒想到通過了重重體檢和考核,獲軍校取錄。
鄧清明坦言,當時他對飛行員一點都不了解,唯一的認識就是看過的幾部電影,「心裏有一點英雄主義情」。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幹出個樣子」,經過3年學習,鄧清明完成從學生到軍人、從軍人到飛行員的蛻變,開始駕駛戰機守衛中國的天空。
延伸閱讀:一個跟斗「飛」了351公里 費俊龍17年後再征穹蒼

1996年,鄧清明迎來更大挑戰。那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空軍選拔太空人,有豐富飛行經驗、生理和心理條件一流的鄧清明被「萬中挑一」。他隨後接受了幾乎是挑戰人類極限的訓練,又學習各種航天專業知識,終於在1988年成為中國首批合資格太空人。與鄧清明同一批加入解放軍航天員(太空人)大隊的,還有大家熟悉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景海鵬等13人。
神舟十一號 鄧清明離升空最近的一次
可是航天任務次數畢竟有限,不是每名太空人都有機會出征,當局還要「優中選優」。
2003年,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升空,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此後的多次神舟任務,不單是第一批太空人,第二批的「師弟」、「師妹」也陸續飛天。
這樣下來,第一批14名太空人仍有6人從未執過任務,他們中的5人因年齡等原因,在2014年帶着遺憾離隊。「更新換代」中,鄧清明成了第一批太空人中,唯一現役而又沒執行過任務的一個。
延伸閱讀:神舟十二號待命3名航天員將在軌駐留3個月

其實鄧清明在神舟九號、十號和十一號任務中,連續三次進入候選太空人名單,可惜最終他都成了「備份」,與飛天擦身而過。到了2021年的神舟十二號任務,鄧清明又成為「熱門」,可惜仍是事與願違。
鄧清明也有血有肉的人,他曾坦承第3次做「備份」那一天,心情極其複雜。不過只要稍作沉澱,他是深明在「成功不必在我」的道理,馬上收拾心情,很快又繼續投入訓練。
鄧清明:能被祖國需要就是最幸福
他說:「我們從成為航天員(太空人)的那一天起,就經歷的一次又一次的挑選,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全體航天員都有一個信念,寧可備而不用,也絕不用而不備。我們也都有一個價值取向,就是『戰友就是我在飛』。」
鄧清明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愈來愈多人關心他,大家替他心急、心疼。此後每次神舟任務,總網友都會留言為鄧清明加油打氣,盼望他終能一飛沖天。

終於,不屈不撓的鄧清明在神舟十五號任務圓夢了;他搭檔費俊龍、張陸,在2022年11月底飛天,進駐中國太空站半年;這次任務是中國太空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棒,也是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承前啟後。
此刻鄧清明56歲半,他加入中國航天員大隊25年10個月,他為飛天已準備了超過四分一個世紀。
鄧清明在出征前說,當被確定為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時,他的內心十分的平靜,想得更多的是珍惜機會,紮實訓練,不辱使命。他說:「無論年齡多大,能夠被祖國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