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編輯︰許可

  唐勝傑曾是網絡上找不到資料的名字,但2023年10月之後,大家會知道來這個來自黃土高原的山裏娃,憑着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神舟十七號的太空人;差沒幾天便是「90後」的唐勝傑,還是進駐天宮的最年輕太空人.....

上學盤山路 唐勝傑:是我人生起飛跑道

唐勝傑是空軍飛行員出身,曾飛過6個型號戰機,安全飛行超過1,000小時。小圖為唐勝傑定西中學畢業時的照片。(網上圖片)

  1989年12月,唐勝傑出生在甘肅定西黃土高原上一處貧困小村莊。

  小時候他每天要走兩小時崎嶇盤山路去上學,回家還要幹農活,個頭沒毛驢高的時候,已經會扶犂耕地,這生活同年代的孩子或很難想像。

  「我非常感謝這條(上學的)山路,不僅讓我鍛鍊出了強健的體魄,也激發出了骨子裏的韌性。它就是我人生起飛的跑道。」他說。

  在農村生活時,唐勝傑就有一個愛好──拆解電器。家裏有有新電器,他就要拆開搗鼓一遍。為了支持他的愛好,父親還特意買了一套電器維修工具,以至於後來村裏誰家電器壞了,都會來找他修理。

  延伸閱讀: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我想飛得更高更遠」 唐勝傑要當太空人

唐勝傑是已飛天的4位第三批中國太空人之一。圖為唐勝傑在模擬核心艙進行訓練。(網上圖片)

  唐勝傑從小嚮往軍旅生活,高中畢業那年,他毫不猶疑選擇軍校,並憑着優異成績和身體質素考入空軍航空大學。

  他曾提到剛入學之際,正值神舟七號飛船升空,學校安排學生們一起到操場看直播,那發射場面他覺得特別震撼。

  農村出身的唐勝傑特別刻苦,在大學裏,他完成了從普通青年到合格軍人,再到優秀飛行員的蛻變。「(畢業)到飛行部隊之後,我更注重培養自己的飛行能力跟作戰能力,飛過6個機型......」。

  2018年底,國家招募第三批太空人,「我想飛得更高更遠」的唐勝傑馬上報名,通過層層選拔,他成功入圍。

72小時睡眠剝奪訓練 唐勝傑最難忘

中國太空人要接受8大類、200多項訓練,圖為唐勝傑進行噪聲訓練。(網上圖片)

  按照大綱,中國第三批太空人要接受8大類、200多項訓練,當中有提升知識和技能的,也有磨練體能和耐力的,其中好一些是外界所說的「地獄式」。唐勝傑接受訪問時說,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72小時睡眠剝奪訓練。

  「在空間站(太空站)的任務當中,一些應急的突發狀況,需要人長時間去處理,所以對人的精神、毅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進入到這個任務當中,到一直完成這個任務,我覺得我對自己的信心有更高的認識。」唐勝傑說。

  唐勝傑是優秀的,也是幸運的。完成兩年學習和訓練後,他很快就得到飛天的機會,搭檔湯洪波、江新林成為神舟十七號乘組。

  「(2022年)6月27日宣布的命令,是我們沙漠野外生存訓練結束返京後的第二天,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階段的轉換。」

  延伸閱讀:神舟十七號|太空人平均年齡最年輕 將首次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

乘神十七飛天 唐勝傑「出差」半年

搭載神舟十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2023年10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唐勝傑等三位太空人將駐守「天宮」半年。(網上圖片)

  唐勝傑說,從那一天開始,他要面對將執行的飛天任務,主要包括空間站平台維護,以及一系列的科學實驗。這些工作的背後,都是太空人們異於常人的高負荷「備戰」。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飛船由長征火箭發射升空,飛向中國太空站。唐勝傑與和他的兩位搭檔在「天宮」工作半年。

  飛天時未滿34歲的唐勝傑,還是至今進駐「天宮」的最年輕太空人。其實,他這時比王亞平首飛的年齡,也僅僅大了幾個月;王亞平是至今第一次飛天時最年輕的中國太空人。 

  唐勝傑也酷愛攝影,他非常期待在神舟十七號任務期間,能夠以不一樣的視角去觀察美麗的星球和宇宙,並用鏡頭記錄這難忘的經歷。

神舟十七號乘組由湯洪波(中)唐勝傑(右)和江新林(左)組成,這是首次由第二批太空人率領第三批太空人出征。(圖片來源:getty)

神舟十七號|重返「天宮」第一人 湯洪波打破了甚麼「規律」?

2023-11-01

神舟十七號|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2023-10-30
2:17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2023-08-20

跟「電器大王」蒙民偉學營銷|髮型屋煲臘味飯 50年賣1000萬個電飯煲 

2023-08-1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2021-10-18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2022-11-28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023-10-27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2022-01-29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2021-06-17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2022-11-29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2022-06-06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2021-10-18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2022-11-28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023-10-27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2022-01-29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2021-06-17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2022-11-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端午糉古稱甚麼?

  端午節傳統美食是糉子,原來古時不叫糉子,是甚麼呢?

  答案就是角黍了。

  糉子古稱「角黍」,與其形狀、材料及古代祭祀文化有關。

  先秦至漢晉時期,糉子主要用黍米(黃米)製成,而非現代常用的糯米。

  《說文解字》記載:「黍,禾屬而黏者也」,是糉子的主要材料。

  「角黍」的名字,早於西晉周處《風土記》已有記載:「仲夏端午,烹煮角黍」。

  至於糉子為何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