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編輯︰紀小廷
導讀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科技篇第2篇文章,帶你了解75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如何「從無到強」,一步步躋身航天大國。

 

非凡75年|建國初期 航天事業起步

  新中國成立之初,航天事業從零起步。1956年,中央根據錢學森的建議,成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用於研究火箭、導彈技術,可視為國家航天事業的起點。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一曲《東方紅》透過廣播電台響徹神州,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1975年11月,中國又成功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該衛星在軌運行3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兩個里程碑事件,拉開中國航天的序幕。

當代中國-航天航空-回顧中國航天科技史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圖為東方紅一號衛星正進行組裝工作。(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國家提出「863計劃」發展高科技,航天技術在七大領域中位列第二,開啟航天科技騰飛的路程。

非凡75年|載人航天30年 建中國太空站

  90年代初,國際格局風雲變幻,世界主要大國競相發展載人航天。美俄等16國聯合建造國際太空站,中國卻被排除在外。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決心獨立自主建造自己的太空站。

  「三步走」的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1992年至2002年,中國用10年完成了4次無人飛行任務。2003年,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軌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安全返回,成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國訪客,而中國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國慶75年-中國航天-楊利偉01
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圍繞地球軌道飛行14個圈,期間除了展示中國及聯合國旗,還以中英雙語向地球及在太空的同行問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步是實現飛行器交匯對接、建設太空實驗室。2003年至2013年,中國10年間執行5次載人飛行,進一步完成了出艙活動、飛行器交匯對接等關鍵技術。2016年至2017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發射,「神舟十一號」太空人駐留30天,首次實現中期在軌駐留,意味着第二階段圓滿收官。

  第三步則是建設太空站。有了豐富的經驗累積,2020年至2022年間,各項發射任務密集舉行,用時兩年就完成了太空站在軌建設。太空站完全獨立自主設計,基本構型為「T」字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構成。它在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軌道上運行,好像一個太空家園,長期可容納3名太空人生活工作、進行各種太空實驗。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國家重點項目之一。30年以來,工程取得4,000多項發明專利,推動航天產業騰飛,並帶動原材料、微電子、機械制造、化工、冶金、通信等領域快速發展,大大促進科技水平提升。

  延伸閱讀:定居太空第一步? 走進「太空之家」—中國太空站

國慶75周年-航天大國-中國太空站05
中國太空站基本構型為「T」字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構成,還可對接1艘天舟貨運飛船及2艘神舟載人飛船,「三艙三船」組合體總重量接近100噸。(圖片來源:中國國家航天局)

非凡75年|深空探測 「奔月探火」叩問蒼穹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也是人類走出地球、探索太空的第一步。90年代初,航天專家提出了探測月球的構想;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項實施,命名「嫦娥工程」,並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規劃。

  「三步走」的里程碑事件包括:

  2007年10月,「嫦娥一號」衛星抵達200公里的環月軌道,成功實現繞月飛行,完成第一步「繞月」。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首架月球車「玉兔號」在月面著陸並進行自動巡視勘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玉兔號」在月球上「測月、巡天、觀地」,設計壽命原本90天的它,超期工作3年多,取得月球淺表層地質結構、月基天文觀測等科學數據。

國慶75年-中國航天-嫦娥三號02
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首架月球車「玉兔號」在月面著陸並進行自動巡視勘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圖為「嫦娥三號」模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歷經23天的旅程,將大約2公斤月球樣品回到地球。至此,探月工程歷時16年,圓滿完成了「繞、落、回」的最後一步,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當代中國-中國航天-嫦娥採樣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圖片來源:中國國家航天局)

  探月工程圓滿結束,登月及駐月工程緊隨其後。根據規劃,中國將於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2040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並逐步發展建設多功能月球基地。

  需要補充的是,月球探測僅僅是深空探測計劃的其中一部分。目前「天問一號」已成功探測火星,後續中國還將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並對木星、天王星等行星進行探測,向更遠的深空一步步邁進。

  延伸閱讀: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展開 向月球基地進發!

非凡75年|北斗系統 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航天事業不僅能「飛天」,推動科技發展;亦能「落地」,為社會生活帶來諸多效益。目前人類利用太空科技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透過人造衛星進行通信、遙感、導航等等。

  上世紀90年代,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這兩大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幾乎壟斷全球導航系統。當時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落後,且面對嚴密的技術封鎖。逆境之中,國家提出「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獨立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2週年00
在北斗一號實驗系統、北斗二號區域系統建成後,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中國發射30顆組網星,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使中國成爲第 3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00年年底,「北斗一號」系統建成,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北斗二號」系統建成,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7月;北斗全球系統建成,向全球提供服務。

  北斗系統的衛星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應用在不同領域。

國慶75年-中國航天-北斗短報文04
安裝有北斗系統的終端設備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可以在沒有手機信號的情況下發送短信、報告位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例如在生活領域,北斗提供短報文通信服務,可以在沒有手機信號的情況下發送短信、報告位置,在地震救災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交通及運輸領域,不少汽車、船舶、航空器、農業機械,都運用北斗終端設備進行自動導航。

當代中國-科學探索-北斗系統發展歷程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歷程及展望。(「當代中國」製圖)

  星空浩瀚,探索無止境,中國航天不斷發展,書寫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壯闊歷程,將來的發展亦令人引頸以待。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024-09-30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024-09-28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2024-10-04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2024-10-0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